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举止自若的意思、举止自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举止自若的解释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举止自若

指人的行为动作自然从容,毫不慌乱,保持常态。多用于形容人在压力、变故或危急情况下表现出的镇定态度。

一、词义解析

  1. 举止:指人的姿态、动作和行为风度(《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自若:意为神态自然,不改变常态(《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

    组合后强调行为与神态的协调统一,体现内在的沉稳与修养。

二、深层内涵

该成语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对君子风度的推崇,如《礼记·玉藻》提倡“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强调言行需始终得体。其核心在于:

三、经典用例

  1. 古代典籍

    《晋书·王戎传》载王戎幼时“观虎圈,虎吼,众皆奔走,戎独立自若”,展现其胆识。

  2. 现代语境

    如外交场合中“代表发言举止自若,彰显大国风范”(《人民日报》2023年典型用例)。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在线版
  2. 刘洁修.《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 开明出版社. 简介页
  3. 《晋书》. 中华书局点校本. 数据库
  4. 人民日报语料库. 检索系统

网络扩展解释

“举止自若”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释义

指人的行为、动作保持自然常态,形容遇到突发情况时镇定从容,不慌乱。其中“自若”意为“保持原样”,强调神态和动作的稳定性。

出处

源自《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六年》记载的故事:李孝恭率军出征前宴请将领,席间命人取水,水却突然变成血红色,众人惊恐失色,唯独李孝恭“举止自若”,表现出非凡的镇定。

用法与特点

示例

补充说明

该成语不仅强调外在行为的稳定,更隐含内在心理素质的强大,常用于褒义语境。英文可译为“Behave with composure”。

别人正在浏览...

百凡待举避谤层岚抽奬俦擬词格麤懆得月顿号读爲飞毛腿负载嘎巴溜脆公旗桂玉之地好心后燕敫然及辰浄觉禁销得进脩击折拘苦橘丸巨文劳而少功垒培凉森森连褰李耳凌胁六念龙槛洛诵弭佩南画披心相付蜸蚕弃觚秦隶劝诲榷场取覆戎备省吃俭用收掌水煤气书家松江腾骛添丁铁器时代头报握雨携云无路可走武算鲜美细大不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