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顿号的意思、顿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顿号的解释

[caesura sign;sign of coordination] 标点符号中点号的一种(、),主要用在并列的词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

详细解释

标点符号的一种,即[、]。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如: 李白 、 杜甫 和 白居易 都是 唐 代著名诗人。亦表示“序次语”之后的停顿。如:地形普通分成五种:一、平原,二、盆地,三、丘陵,四、高原,五、山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顿号是中文标点符号的一种,形状为“、”,主要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短暂停顿,其功能和用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基本功能


2.常见使用场景


3.易混淆点辨析


4.特殊规则


5.历史与变体


若需进一步了解规范,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

网络扩展解释二

顿号(dùn hào)是中文标点符号之一,用来表示列举同类事物的关系。它的拆分部首是“丨”和“厶”,共有3个笔画。顿号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并不存在,它是在民国时期开始使用的标点符号。 顿号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都是“頓號”。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没有专门的符号用来表示列举关系,通常使用逗号或者顿音符号来代替。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我喜欢吃水果,有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2. 这个包里有书、钱包、手机、笔等东西。 顿号的近义词是顿号虚词,用法和作用相似。顿号的反义词是断句,表示在句子中断开,不再列举下去。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