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李耳的意思、李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李耳的解释

虎的别称。《太平御览》卷八6*九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呼虎为李耳。俗説虎本 南郡 中庐 李氏公 所化为,呼‘李耳’因喜,呼‘班’便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虎》:“李耳当作狸儿,盖方言狸为李,儿为耳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李耳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李耳在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主要释义,分别具有不同的文化渊源:

一、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本名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对中国哲学、宗教及文化影响深远。此义项为最权威的用法,常见于历史文献及学术研究。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第5卷,第321页;《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版,第1024页。

二、方言中老虎的别称

在部分地方方言(如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中,“李耳”代指老虎。此称呼源于古楚文化对虎的避讳习俗,因老子故里属楚地,民间借圣人名讳以避凶趋吉。例如《方言》卷八记载:“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耳。”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语文出版社)第4卷,第201页;《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第890页。


注意:以上释义需结合语境区分使用。学术语境中“李耳”特指老子;方言或民俗语境中则可能指代老虎。引用时建议优先选用权威工具书,确保释义的准确性。

网络扩展解释

“李耳”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历史、文化及方言背景综合理解:


一、人物身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1. 本名与称号
    李耳是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本名,字聃(或伯阳),谥号“聃”。因古代“老”“李”同音、“聃”“耳”同义,故称“老子”或“李耳”。

  2. 历史地位
    他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传说其出生时即有白发、大耳,故唐代《独异志》称其“耳长七尺”,可能因此得名“李耳”。

  3. 文化影响
    被铁匠、陶瓷匠等手工业者奉为祖师爷,且在《西游记》中以“太上老君”形象出现。


二、方言别称:老虎的别名

  1. 来源考据
    汉代扬雄《方言》记载,江淮、南楚地区方言称虎为“李耳”。一说因当地传说虎为李氏公所化,呼“李耳”则虎喜,呼“班”则虎怒。

  2. 语言演变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李耳”实为“狸儿”的方言转音(“狸”读作“李”,“儿”读作“耳”)。


“李耳”既可指道家始祖老子(主要含义),也可作为古代方言中老虎的别称。两者均需结合历史文献及地域文化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史记》《风俗通》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室利处百需罢劳兵弁必须不那掣所纯然词汇大伯担子多福方仪封垤浮蚁干旍搁栅挂靠候官花田挥楚混磞交牒剂限苛论窟窿雷抃敛神马柱没张致冥追偏迥莩末屁话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峭鲠企慕毬式湫学鹊子裙花区署上世烧当升子识变从宜手锯霜叶书筴疏瘦岁聘停住屯军吞纵佗背讬好微电脑闲淡细大不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