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举足;抬脚。《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朱熹 集传:“举趾,举足而耕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齐桓卫姬》:“今妾望君举趾高、色厉、音扬,意在 卫 也。” 明 方孝孺 《上巳约友登南楼》诗:“曷不一举趾,纵望渊与岑。”
(2).指举动。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举趾为世人之所则,动脣为天下之所传。”
“举趾”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1. 字面含义与基本解释
2. 古典文献中的运用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原文或不同注解,可参考《诗经集传》《汉典》等来源。
《举趾》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举起脚趾,也可以引申为表示迅速离去或************。
《举趾》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手部的“丶”和足部的“⺾”。总共有15个笔画。
《举趾》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儿女英雄传》这本书中。在该书中,有一个叫李斯的人通过观察别人举起脚趾来判断他们的忠诚度。这个成语后来就衍生出来,形容人们对他人的行为举止敏感。
在繁体字中,举趾的写法是「舉趾」。
在古时候,举趾的写法略有不同。足部的部首在古代写法中用的是“辶”,即「举辶」。而“辶”是一个表示走的部首。
1. 他看到了老鼠,吓得举趾而逃。
2. 他们聚在一起,举趾为警,小心翼翼。
举手、举报、举止、举动、举世闻名
举措、提防、警觉
放松、漫不经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