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墙衣的意思、墙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墙衣的解释

指生在墙上的苔藓。 唐 白居易 《营闲事》诗:“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 唐 章孝标 《题碧山寺塔》诗:“縈砌乳泉梳石髮,滴松银露洗墙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墙衣是由天然纤维、植物胶等环保材料制成的室内墙面装饰材料,具有纹理独特、透气防潮的特点,施工时直接加水搅拌后涂抹上墙,干燥后形成类似织物或壁纸的立体效果。其核心属性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汉语词典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

墙衣(qiáng yī)

名词。一种以木质纤维、棉纤维为主要原料,混合环保胶黏剂制成的糊状墙面涂料。涂抹干燥后形成柔软纹理,用于室内墙面装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042.

二、权威延伸说明

  1. 材料构成

    主要成分为再生木浆、天然矿物颜料及水性植物胶(如改性淀粉胶),不含甲醛等挥发性有害物质,符合国家建材环保标准(GB 18582-2020)。

    来源: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建筑装饰材料环保性能评测指南》。

  2. 功能特性

    • 透气性:纤维结构形成微孔,调节室内湿度;
    • 修补性:局部破损可直接蘸水修复,无需整面重涂;
    • 适用性:适用于水泥墙、石膏板等基面,不适用于长期浸水环境。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室内墙面装饰技术规程》(JGJ/T 463-2019)。

三、行业应用定位

墙衣被归类为“功能性艺术涂料”,介于传统乳胶漆与墙纸之间。其核心优势在于: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墙衣”的词义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与现代应用分两层理解:

一、古义:墙面生长的苔藓类植物

古代文献中,“墙衣”指附着于墙面的苔藓或地衣类植物。例如唐代白居易《营闲事》诗云:“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描述苔藓随季节变换颜色的自然景象。


二、现代定义:环保型内墙装饰材料

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日本、德国,是以木质纤维、天然棉纤维为主要原料,经特殊工艺制成的第三类新型内墙装饰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 环保性能突出
    原料天然,无有害挥发物,符合绿色家居标准,尤其适合对健康要求高的环境(如住宅、酒店、幼儿园等)。

  2. 功能优势

    • 透气性与伸缩性:避免传统材料开裂、脱落问题;
    • 保温隔热:冬暖夏凉,节省空调能耗;
    • 吸音降噪:改善室内声学环境。
  3. 装饰效果多样
    通过纤维纹理可呈现立体浮雕质感,色彩选择丰富,适用于古典、现代等多种风格。

  4. 施工便捷
    直接兑水涂抹,无需复杂工序,且修补简易,翻新时仅需局部处理。


应用范围

广泛用于酒店、别墅、办公室等场所,尤其适合追求个性化与环保的装修需求。需注意避免长期接触水渍,日常清洁可用温水软化污渍后修补。

别人正在浏览...

变置飙发步径裁铰藏头擫脑谗嬖椎心顿足出适从祠当头一棒道从道歉等高种植定执多样性改心故步和弹后驾黄蜀葵急带极好鲸鳄九死未悔开边輆沭棱边灵表厉山氏龙具逻侦埋香麻屦墨衣南公鼎啮檗吞针泥鰌弄虚作假排优勤毖倾竭倾塌罄宇秋髩全丧袪袪扔弃锐意桑斧洒绣生魂蝨建草势若脱兔缞粗疏质驷牡桃李月题桥志推东主西陷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