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恐。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阳翟令左冯翊田煇》:“ 叔都 最为知名,郡常欲为察授之。 煇 耻越贤兄,惧不得免,因缘他疾,遂託病瘖。家人妻子,莫知其情。人数恐灼,持之有度。”《方言》第十三“灼,惊也” 晋 郭璞 注:“犹云恐灼也。”
“恐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恐灼”指极度惊恐或焦虑的心理状态,强调因恐惧而产生的内心煎熬感。该词由“恐”(害怕)和“灼”(烧灼、痛苦)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为“恐惧如火烧般痛苦”。
词义侧重
不同于单纯的“恐惧”,“恐灼”更突出因恐惧引发的焦灼不安,带有身心受煎熬的意味。例如《风俗通》中描述人物“人数恐灼,持之有度”,即通过克制来应对强烈的不安。
词源与文献依据
多用于书面语境,描述人物面对突发危机、道德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例如: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属较为生僻的词汇,日常交流中更常用“惶恐”“焦灼”等替代表达。如需引用,建议结合具体语境或注明出处。
恐灼(kǒng zhú)是一个中文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下面将对恐灼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介绍。
恐(kǒng)的拆分部首是心字旁,并且由7个笔画组成。灼(zhú)的拆分部首是火字旁,并且由7个笔画组成。
恐灼是现代汉语词汇,源自古代汉字。恐灼的繁体字分别是恐、灼。
在古时候,恐可能是用象形的方式来写的,表示害怕、恐惧的意思。灼在古时候写作石,表示燃烧、火焰的意思。
1. 他在黑暗中感到一阵恐灼。
2. 我们需要克服内心的恐灼,勇于迎接新的挑战。
一些与恐灼有关的组词包括:恐怕、恐惧、灼伤、灼热。
与恐灼具有相似含义的词语有:害怕、畏惧、惊恐。
与恐灼相反的词语有:安心、放心、安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