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ulate;adjust] 在数量、程度、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整,使符合标准
(1).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唐 白居易 《息游惰策》:“故王者平均其贵贱,调节其重轻;使百货通流,四人交利。”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 西湖 要疏浚,主要为的是调节 杭州 城的气候。”
(2).整治,调理。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白瑾妻》:“ 白瑾 妻, 山阴 葛氏 女也。 瑾 素弱, 葛 善为调节,使读书, 成化 中以进士为 分宜 令。”
(3).使曲调合于音律。 宋 吕陶 《答王仲高》诗:“琴瑟方调节,芻蕘愿采询。”
(4).指阴晴风雨调匀而适度。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旨酒肥羜,见和平蕃衍之祥;香稻来牟,皆调节登丰之报。”
“调节”是一个多领域通用的词汇,核心含义是通过调整使事物达到平衡或适应特定需求。具体解释如下:
生理学
指生物体通过内在机制维持内部环境稳定,如体温调节(恒温动物)、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例如,人体在寒冷时通过颤抖产热,高温时通过排汗散热。
心理学
指个体管理情绪或行为的过程,如情绪调节(通过深呼吸缓解焦虑)、认知调节(改变对事件的看法)。
工程技术
对设备参数进行校准或控制,如调节音量、空调温度,或工业中的压力调节阀。
社会经济
政府通过政策调节市场供需(如利率调整),或调解社会矛盾(如劳资纠纷调解)。
“调节”的本质是通过主动或被动干预,使系统、个体或关系在变化中保持稳定或适应新条件。其应用范围从微观的细胞活动到宏观的社会治理,体现了动态平衡的普遍性。
《调节》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语,具有平衡、调整的意思。它由“讠”和“兆”两个简体部首组成。
它的拆分部首为:讠(言字旁)和兆(冫字旁)。
根据笔画的数量,根据《康熙字典》的统计,它的总笔画数为8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说文解字》记载:“调,和也。”意指调和、协调、平衡的行为。
在繁体字中,调节的写法为“調節”。
在古代汉字中,调节的写法有时会稍有不同。例如,《说文解字》中记载的古代写法为“調”和“敖”两个部分组合。而在《康熙字典》中,记载的古代写法为“调”和“兆”两个部分组合。
以下是调节的例句:
1. 他努力调节着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2. 我们需要调节室温以适应不同的季节。
组词:调整、调和、调查、调度、调配。
近义词:协调、平衡、调整。
反义词:不协调、不平衡、失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