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箭书的意思、箭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箭书的解释

缚书信于箭,射之以通消息。语出 唐 李白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诗:“我以一箭书,能取 聊城 功。”《宋史·雷有终传》:“官军围城,每射箭招诱,及令 均 子弟至城下, 均 皆不之知。得箭书, 鍇 悉焚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箭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通信方式,指将书信绑在箭上射出以传递消息,常见于军事或紧急联络场景。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定义
    箭书即「缚书信于箭,射之以通消息」,通过射箭的方式传递文书,尤其适用于无法直接送达信息的场合,如被围困的城池或两军对峙时。其名称源自“箭”与“书”的结合,凸显了工具与载体的双重属性。

  2. 历史应用与文献记载

    • 军事用途:据《宋史·雷德骧传》记载,官军围城时曾用箭书招降敌方,但守城将领雷德骧为避免军心动摇,选择焚毁收到的箭书。
    • 文学典故:唐代李白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中以“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自喻,借用战国鲁仲连以箭书助齐破燕的典故,表达建功立业的志向。
  3. 同义词与关联概念
    类似概念还有“矢书”(《墨子·号令》中记载),指战争中射向敌方的文书,功能与箭书一致,但使用场景更偏向军事威慑或劝降。

  4. 局限性
    箭书传递依赖射箭技术,易受天气、距离等因素影响,且存在被敌方截获的风险。例如《宋史》案例中,守军通过焚毁箭书阻断信息传播,侧面反映了其保密性不足的问题。

箭书是冷兵器时代重要的应急通讯手段,兼具实用性与象征意义,既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反映了战争环境下信息传递的艰难。

网络扩展解释二

箭书的意思

《箭书》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指的是用箭头标记的书籍或文档。箭头可以用于指示方向,引导读者或使用者阅读或操作。

拆分部首和笔画

《箭书》这个词可以拆分为:立(立字旁,部首)、十(横画)、竹(竖画)、冫(二画)、厂(卧横画)。

来源及繁体

《箭书》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普遍,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书法和刻板印刷技术。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箭头来标示重要文字或指示读者阅读的顺序。随着技术的演进,现代图书和文档中的箭头通常是通过印刷或绘制添加的。该词的繁体形式为「箭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箭书」一词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箭书」并非一个独立的古代字词,其古代汉字写法并无特殊形式。

例句

1. 我有一本《箭书》需要参考,里面有很多有用的指示和提示。

2. 请仔细阅读《箭书》上的箭头,按照指示去操作。

相关词汇

组词: 箭头、箭头符号、箭头指示、书籍。

近义词: 标识书籍、指示书籍。

反义词: 无箭头的书籍、普通书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