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旧题 汉 苏武 《诗》之一:“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后以“连枝同气”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亲密关系。 清 蒲松龄 《二月十一日答江西布政司李》:“卑职以牛马苦吏,险繫风涛之中,与令弟为患难友,风雨飘摇,互尽职守,殆不啻连枝同气也。” 清 洪昇 《长生殿·傍讶》:“如今这 虢国夫人 ,是自家的妹子,须知道连枝同气情非外,怎这点儿也难分爱。” 清 刘青藜 《地师》诗:“鹊巢鳩处纷争夺,连枝同气竞反覆。”
“连枝同气”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演变
三、用法与示例
四、权威性辨析
该成语适用于强调血缘或情感上密不可分的关联,常见于文学或正式语境。
《连枝同气》是一个成语,意为团结友爱,心意相通。它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连枝”和“同气”。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连枝:辶(行走之意)+木(木材之意)
同气:口(口舌之意)+气(空气之意)
来源:
《连枝同气》最早出现在《汉书·匈奴传》中,形容匈奴内部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际关系密切,互相关心和支持。
繁体:
连枝同氣
古时候汉字写法:
連枝同氣
例句:
1. 同事之间应该“连枝同气”,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 这个家族十分团结,兄弟姐妹“连枝同气”。
组词:
团结、友爱、心意相通
近义词: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反义词:
独立自主、个人主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