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具官的意思、具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具官的解释

(1).配备应有的官员。《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 汉 刘向 《说苑·君道》:“ 齐景公 问於 晏子 曰:‘寡人欲从夫子而善 齐 国之政。’对曰:‘ 婴 闻之,国具官而后政可善。’ 景公 作色曰:‘ 齐国 虽小,则何为不具官乎?’”

(2).居官。谓徒居官位。《史记·儒林列传》:“及至 孝景 ,不任儒者,而 竇太后 又好 黄 老 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及此扶行而问俗,几成尸素以具官。”

(3).犹具位。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 崔羣 ,体道履仁,外和内敏,清而容物,善不近名。” 宋 欧阳修 《上范司谏书》:“月日,具官谨斋沐拜书司諫学士。” 宋 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月日,具官臣 司马光 ,谨昧死再拜上疏太皇太后陛下皇帝陛下。”参见“ 具位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具官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具有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职官制度含义,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核心释义:


一、字面释义与制度背景

“具官”指配备齐全的官职或官员,常见于周代至秦汉时期的文献。


二、具体含义与文献用例

  1. 指实际任职的官员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具官”指有具体职掌的实职官吏,如“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此处“备员”即与“具官”相对,凸显实职与虚衔之别。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第1603页)

  2. 代指官职的虚设或形式化

    唐宋后,“具官”常用于公文谦称,如欧阳修《泷冈阡表》开篇“具官欧阳修”,意为“充数之官”,表自谦。此用法反映官职制度中名实分离的现象。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89页)

  3. 制度史中的特殊含义

    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具官”与“散官”对应,指有固定职责的常设官职,如九卿属官;而“散官”无固定职掌,属荣誉衔。

    来源:《辞源》(修订本,第0481页)


三、现代研究与价值

当代学者认为,“具官”一词浓缩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演变特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官制研究》(中华书局,2018年)


“具官”从制度性实职到谦称虚衔的语义变迁,深刻映射了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复杂性,是研究官僚体系演变的关键词之一。

网络扩展解释

“具官”是一个历史语境中的多义词,其含义随时代和语境变化,主要包含以下三层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配备应有的官员
    指按照制度或礼仪要求配置完整的官员职位。例如《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诸侯出使时需配备相应官员随行:“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2. 居官而无实权
    指徒有官职而无实际职权,多用于形容挂名或虚职。如《史记·儒林列传》提到,汉景帝时期因不重视儒学,博士们仅“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3. 谦称或公文中的代称
    唐宋以后,官员在奏疏或文书中自谦时称“具官”,相当于省略具体官职名称。例如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中直接以“具官崔羣”开头,以示谦逊。

二、文献例证

三、演变与用法

该词从先秦的“配置官员”逐渐衍生出“虚职”和“谦称”的用法,反映了古代官制文化中的礼仪规范和权力结构。需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语境含义。

如需进一步考据,可参考《史记》《说苑》等原始文献或权威辞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雹突被乘数差杀地边发恨凤翅封事封穴附服肤訴干正戈尔巴乔夫格言红鸾鸿琐猾民降监羁迟近里巾帓九趣酒子凯风寒泉之思口信廊下餐廉俸炼翁理说雒田绿营毛翎命卿鸣指迷团褭蹄牛溲马渤破篷普泛七品茶取侮热导任教山志山足神筭时儆适正司员送老痰盒土老肥囤积居奇托财讬势万分之一枉情完劲沃濯小吴生谐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