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降监的意思、降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降监的解释

下视。《书·微子》:“降监 殷 民,用乂讎敛,召敌讎不怠。” 孔 传:“下视 殷 民。” 孙星衍 疏:“言下视 殷 人,所用治国者,惟以聚敛为事。” 汉 班固 《东都赋》:“故下人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监,乃致命乎圣皇。”《宋史·乐志八》:“沦精降监,克享明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降监”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如下:

  1. 本义:降临监察

    • “降”指从上而下、降临;“监”指观察、监视、督察。组合后指上天、神明或君主降临人间视察、监察民情。此义强调居高临下的审视与监督,带有神圣或权威色彩。
    • 例证与出处:此义项最经典的出处见于《诗经·商颂·殷武》:“天命降监,下民有严。” 意为“上天之命降临监察,下方民众肃敬谨严”。(《诗经》原文及权威注疏可参考《十三经注疏》或权威古籍数据库如“国学大师”网站相关条目)
  2. 引申义:帝王或尊长视察、体察

    • 由本义引申,亦可指帝王、统治者或尊长亲临地方或下层进行视察、体察民情。此义项侧重于高位者对下情的主动了解和关注。
    • 例证与出处:后世文献中虽直接使用“降监”一词较少,但其精神内涵体现在“巡狩”、“省方”、“体察民隐”等帝王行为中。其语义根源仍可追溯至《诗经》的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辞源》中“降监”词条释义及书证)

“降监”是一个源自上古经典的复合词,核心语义是“(上天、神明、君主等)降临并监察(人间或下情)”。它体现了古代天命观和统治思想中对天意、君权与民情关系的认知,具有浓厚的文化历史色彩。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用,主要作为研究古典文献时的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降监”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下视”或“降临监察”,常见于宗教、天命相关的文献中,用于描述神灵或上天对人间事务的审视和监督。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出处与用法

  1. 《书·微子》
    原句:“降监殷民,用乂讎敛,召敌讎不怠。”
    解释:指上天俯视殷商子民,因统治者暴敛招致民怨,强调天命的监督作用。

  2. 《诗经·殷武》
    原句:“天命降监,下民有严。”
    语境:描述上天监察下民行为,要求遵守礼法,不可僭越。

  3. 汉代班固《东都赋》
    原句:“上帝怀而降监,乃致命乎圣皇。”
    用法:指上天因怜悯而降世监察,赋予圣君使命。

  4. 《宋史·乐志八》
    原句:“沦精降监,克享明禋。”
    语境:祭祀场景中,神灵降临接受供奉。


三、延伸含义


四、近义词与关联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尚书》《诗经》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阿保之劳白案,白案儿鄙视布拉柴维尔补阙拾遗不足之处成习大明黕黑澹漾刀山剑林盗言蹈壅电弧焊接腹地皋渚冠礼贵极人臣焊嘴荒草剪精损虑嘉菽鲸甲康顺刊石拦障垒七追斋历涉龙钟陋短马社门向面花磨脐披靡帡蒙前亲晚后迁冗起死人而肉白骨扰劫荣衰睿感审美观折讼书后说好嫌歹説谏述演诉休头目人驼曲王吏为渊敺鱼,为丛敺雀鮝货闲工夫橡皮筋乡器啸云侣邪侈谢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