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送老的意思、送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送老的解释

(1).养老;怡老。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四:“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唐 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诗:“美酒 成都 堪送老,当罏仍是 卓文君 。” 宋 苏轼 《送王敏仲北使》诗:“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2).犹送终。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一齐的去那 皖子城 中送老。”《西游记》第三二回:“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快替我穿了送老的衣服,我立刻就要去了。”参见“ 送终 ”。

(3).旧时风俗。女嫁之夕,女伴为之送别,谓送之与丈夫偕老。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卷四:“ 岭 南嫁女之夕,新人盛饰庙坐,女伴亦盛饰夹辅之,迭相歌和,含情凄惋,各致殷勤,名曰‘送老’,言将别年少之伴,送之偕老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送老”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呈现多维度解释,主要包含以下两种释义:

一、养老送终 指为年长者提供物质与精神赡养直至生命终结的行为,常见于古代典籍与社会伦理表述。如唐代杜甫《秦州见敕目》中“何门老致身,送老白云边”,即通过诗文展现子女对长辈的终极关怀。此义项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实践方式,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家庭伦理的规范。

二、旧时丧葬仪式 特指古代岭南地区流传的婚嫁习俗,女子出嫁时需提前制备棺木,象征为夫家老人预备后事。该民俗载录于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属于地域性文化现象,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生死观念的独特认知。

以上释义均源自《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及《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文物出版社,1998年)等权威辞书典籍,反映了词汇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场景中的语义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

“送老”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送别老人/养老怡老
    指送别离去的老人,表达敬重与祝福,或指晚年生活的安顿。例如唐代杜甫《秦州杂诗》中“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以及李商隐“美酒成都堪送老”等诗句,均体现隐居或安度晚年的意境。

二、引申含义

  1. 送终
    即处理老人后事。如《西游记》第三十二回提到“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儒林外史》中“快穿送老的衣服”也属此类用法。

  2. 婚嫁风俗
    特指岭南地区旧俗:女子出嫁时,女伴盛装送别,寓意“与丈夫偕老”。宋代《岭外代答》记载,此仪式名为“送老”,含惜别年少同伴之意。

三、使用场景

补充说明

现代语境中,“送老”较少日常使用,更多出现在文学或特定地域文化研究中。如需深入考据,可参考《汉典》或古典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味斥讳大填蝶恋花顶趾度关繻分流分重羔鴈革邪反正广陌哈什蚂和尚菜化除虎仆佳观交耳家谕户晓籍禁惊挠浸灰卷舌音局勇刻舷了不得流离遇合禄饵履蹻秘本迷离马虎旁排配流披阅琦赂气满志得祈文弱年啬己奉公苫眼铺眉韶夏剩女耍熊四击头算总账速宾汤谷他侬讨情它时腆然铁瓜锤通标通带推筴盌注微恙仙芽小杯邪佚希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