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倨句的意思、倨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倨句的解释

亦作“ 倨佝 ”。亦作“ 倨拘 ”。 1.物体弯曲的形状角度。微曲为倨,甚曲为句。《周礼·考工记·冶氏》:“﹝戈﹞已倨则不入,已句则不决,长内则折前,短内则不疾;是故倨句外博。”《周礼·考工记·磬氏》:“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孔子家语·三恕》:“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拘,必循其理,似义。”《大戴礼记·劝学》:“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其流行痺下倨句,皆循其理,似义。”

(2).指人屈身弯腰的恣态。《管子·弟子职》:“倨句如矩,奉椀以为緖。” 汉 贾谊 《新书·容经》:“身之倨佝,手之高下,颜色声气,各有宜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倨句”是古代汉语中描述物体弯曲程度的专业术语,其核心含义与器物角度相关。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倨句一矩有半”,指直角(90度)与半直角(45度)之和,即器物弯曲角度为135度。该词由“倨”(直)与“句”(曲)构成,分别对应《礼记·乐记》中“倨中矩,句中钩”的力学标准。

在具体应用中,“倨句”特指青铜器、建筑构件等人工制品的折角幅度。如《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器物曲折的度数”,《辞源》则强调其作为“工艺学术语”的属性,常用于礼器制作规范。考古发现中,商周青铜爵的流口弯曲角度多符合“倨句”记载的135度标准。

该词现代多用于文献学研究,如孙诒让《周礼正义》详细考据了不同器物对应的倨句数值体系。相关术语“磬折”(角度为151.875度)与之形成对照,共同构成古代角度计量系统。当前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辞源》均收录此条,但日常使用已逐渐被“钝角”“锐角”等现代几何学术语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倨句”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础释义

  1. 器物弯曲角度
    指物体弯曲的形状或角度,其中微曲(钝角)称为“倨”,大曲(锐角)称为“句”。这一用法常见于古代工艺术语,如《周礼·考工记·冶氏》提到兵器设计需注意角度:“已倨则不入,已句则不决”,说明角度不当会影响使用效果。

  2. 人体姿态引申
    部分文献中引申为人的屈身弯腰姿态。例如《管子·弟子职》描述礼仪动作“倨句如矩”,指身体弯曲需符合规范。


二、扩展含义

  1. 水流形态描写
    部分解释提到“倨句”可形容水流曲折蜿蜒的状态,如“倨佝”或“裾拘”等变体写法()。

  2. 倨的单独释义
    单字“倨”在古汉语中多表示“傲慢”,如“前倨后恭”;但作为几何术语时,与“句”组合则特指角度()。


三、应用与文献例证


“倨句”的核心含义是对弯曲程度的分类描述,既用于器物工艺,也可引申至自然形态或人体姿态。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其指向,如技术文献中多为几何角度,而礼仪文献则侧重行为规范。

别人正在浏览...

阿阇包银鬓霜察廉阐绎传玩厨饎出给大水东音对白讹人饭齐丰骨封外讽怨風雲際會祓殡跗萼联芳干燥高暮冠盖里寒树横楣和宁僭差鸡零狗碎久陪空养空中楼阁寇境老东冷盘立教零用钱毛桃马鬐男盗女娼排间鳑魮七出绮罗筵青田大鹤天琴心剑胆蕲向戎工钑花沙刼觞豆渗金事宽则圆守盟疏丧兕觥缩缩蹑蹑通用化脱盲完结乡巴相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