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包银的意思、包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包银的解释

[actor's monthly wages;contracted payment] 旧指戏班按合同付给演员的工薪

详细解释

(1). 元 代对汉民户所征收的赋税项目之一。《元典章·圣政二·均赋役》:“爰自包银之法行,积弊到今,民力愈困。”《元史·食货志一》:“科差之名有二:曰丝科,曰包银……包银之法 宪宗 乙卯年始定之。初汉民科纳包银六两。”《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除 江 淮 创科包银。”

(2).旧时戏班班主或戏院经理人根据合同按期付给演员或戏班的定额酬金。 洪深 《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馈以包银所得,作狱中用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包银”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元代赋税名目

  1. 起源与定义
    元代初期,河北、山东等地军阀对百姓征收的赋税名目繁多,真定军阀史氏将多项杂税合并为统一税种,称为“包银”。这一制度后来被其他地区效仿,成为元代汉民户的主要税种之一。

  2. 历史影响
    据《元典章》记载,包银制度长期施行后导致“民力愈困”,反映了当时赋税对百姓的压力。


二、戏曲行业的报酬形式

  1. 支付方式
    旧时戏院或戏班班主根据合同,定期向剧团或主要演员支付的固定酬金,称为“包银”。例如洪深在《歌女红牡丹》中提到“馈以包银所得,作狱中用度”。

  2. 应用场景
    这种报酬形式常见于传统戏曲行业,主要用于保障演员或戏班的稳定收入。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元典章》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包银这个词,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银行为企业或个人提供审批额度范围内的贷款担保。它可以分解为“包”和“银”两个部分。包的部首是“川”,笔画数为三;银的部首是“钅”,笔画数为8。 包银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在古代,商贾经营过程中,需要借贷银钱来满足资金需求。为了确保贷方的安全,债务人常常需要提供担保,由此形成了包银这一形式。 在繁体中文中,包银的写法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包銀”。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汉字有所差异,但包银这个词并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保持一致。 以下是关于包银的例句: 1. 我们可以向银行申请包银来扩大我们的生意规模。 2. 这个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需要向银行包银来支持他们的项目。 与包银相关的组词有:银行、银行业、信贷、借款等。 近义词包括:承兑、贷款担保等。 反义词包括:免担保、自负责任等。 希望这些直接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