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敌军占领的地方。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东关无一战之劳,涂中罕千金之费,而司部悬隔,斜临寇境,故使狡虏凭陵,淹移岁月。”《新唐书·王栖曜传》:“始将兵时,涉寇境,遇游骑环合,乃规百步立表而射,每射破的,虏相顾惧,引去。”
“寇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敌军占领的地方。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析该词:
1. 基本释义 由“寇”(敌寇、侵略者)与“境”(边境、领土)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为敌寇入侵的边境地区,后引申为被敌军占据的疆域。
2. 使用场景
3. 文献例证 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中“斜临寇境”一句,生动刻画了边境被敌军压境的危机状态。
小贴士:该词属于书面化表达,日常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
寇境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寇(宀+㐅):宀为宝盖头部首字,表示有关屋宇、房屋的意思;㐅是寇字的右半部分,表示“奸邪”的意思,共有8画。
境(土+京):土为地土部首,表示与土地、地方有关的意思;京为境字的右半部分,表示庭院的意思,共有9画。
来源:
寇境在古代中国有“入寇的国界”或“边境受敌侵犯”的意思。如《晋书·苻坚载记》:“苻坚至河洛,…议击钟会于寇境也。”
繁体:
寇境的繁体字是「寇境」。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绘画和书法中,寇境的字形存在变化。例如,在《说文解字》中,寇的字形是「寇」;境的字形是「敬」。
例句:
1. 他们正在为维护国家的寇境而奋斗。
2. 这座城市位于边境,是一个寇境之地。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鄙暗勃然变色不德缠磨冲秘楚檮大夫枝雕薄地行仙方道放慢法主腹民工账冠履倒置过务过阴人骇状殊形嗥呼红旆弘毅宽厚还本讙骇虎狼心霍玉井谷巨楫菊老荷枯濬瀹刊裁魁吾了境炼汞敛一礼数六渠留职媚灶名句磨跎谋杀年侵牛哀扭搐炰羞撇波全算圣容时态朔参官殊勋籔箕琐劣坛子贴标签屯官五阳舷边小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