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绝口的意思、绝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绝口的解释

(1) [stop talking]∶住口(只用在“不”字后)

赞不绝口

(2) [keep one’s mouth shut]∶闭口不说;不开口

绝口不提

详细解释

(1).闭口;住口。《汉书·丙吉传》:“ 吉 絶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后汉书·袁谭传》:“言未絶口,头已断地。” 唐 韩愈 《与华州李尚书书》:“接过客俗子,絶口不挂时事,务为崇深,以拒止嫉妬之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经过这次失败后,他绝口不谈发财。”

(2).灭口。《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居数月,祝诅事发觉,有司按验, 胥 惶恐,药杀巫及宫人二十餘人以絶口。”

(3).谓食品之味极美。 三国 魏 曹植 《谢赐柰表》:“柰以夏熟,今则冬生;物以非时为珍,恩以絶口为厚。”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饮馔·肉食》:“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絶口不能形容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绝口”在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特征,需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该词包含以下核心义项:

一、闭口不言的否定性语义 指刻意中止言语行为,多用于表达回避或拒绝的态度。如《汉书·丙吉传》记载“吉绝口不道前恩”,体现人物对往事的缄默态度。该用法常见于历史文献,现代汉语中多用于“绝口不提”的固定搭配,强调对敏感话题的刻意回避。

二、持续言说的肯定性语义 作副词时表示言语行为的持续性,常见于“赞不绝口”等成语结构。清代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不绝口称赞”即属此类用法,突出口头表达的连贯状态。此义项多用于褒义语境,表示对人事物的高度评价。

语义演变方面,《说文解字》释“绝”为“断丝也”,引申出“中断”与“极致”双重含义,构成“绝口”一词的语义矛盾现象。这种正反同词的特性在汉语词汇中具有类型学价值,需结合语用场景辨别具体指向。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指出,唐代已出现两种用法并存的语料证据。

网络扩展解释

“绝口”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和使用场景:

一、基本释义

  1. 住口(多用于否定形式)
    通常与“不”连用,表示“不住口”,常用于对某人或某事的称赞。例如:“赞不绝口”。

  2. 闭口不提;刻意回避
    指对某事保持沉默,不愿或不敢提及。例如:“他绝口不提过去的恩怨”。


二、延伸含义

  1. 灭口(古义)
    古代文献中偶指通过极端手段阻止他人泄密,如《汉书》中“药杀巫及宫人以绝口”。现代已较少使用。

  2. 形容事物极美(罕见用法)
    三国时期曹植曾用“绝口”形容食物美味,如“恩以绝口为厚”,但此用法现今罕见。


三、使用场景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或例句,可参考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炼成刚犇蹙笔据屏退博祸陈乞愁绪如麻脞説单弊挡手断骨契独唯恩榜方殷肤觉傅姆櫜甲高情逸兴鸿鹄怀真抱素悔寤箭径较辂接耳交头矜全今上官家窟弄躝跞敛翠列列六事密当平语品汇破杀杀乞相绒綉肉皮瑟缩上襄山樽蛇蟺摄疗侍生水粉漱口韬钥天阉挑引透雕顽惫万箭攒心逶虵谓项污宫雾廓显严枵羸霞思天想洗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