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去生计。《新唐书·戴胄传》:“大乱之后,户口单破,一人就役,举室捐业。”
“捐业”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来源区分:
成语释义(见于)
指主动放弃原有事业或职业,转而投身道德或慈善领域,体现高尚追求。
示例用法:古代文人弃官从善时,可用此词描述其精神境界。
历史文献释义(见于)
原意为失去生计,出自《新唐书·戴胄传》:“大乱之后,户口单破,一人就役,举室捐业。”
此处的“捐业”描述战乱后百姓因服役导致全家丧失经济来源的困境,强调被动承受的生存状态。
辨析建议:
《捐业》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由“捐”和“业”组成。
“捐”字的部首是“手”,总共有12个笔画;“业”字的部首是“业”,总共有5个笔画。
《捐业》的来源是佛教经典中的一个词语。在佛教中,“捐业”指的是放弃世俗的职务和功名以追求修行,以及放弃个人欲望和私利,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时间给他人和社会。
在繁体字中,“捐业”可以写作“捐業”。
古代对于《捐业》的写法可能会有些不同,但大致的意思仍然是相同的。
以下是一些使用《捐业》的例句:
1. 他毅然决然地捐业出家,成为一位僧侣。
2. 倡导捐业精神,奉献社会才是真正的人生意义。
以下是一些与《捐业》相关的组词:
1. 捐款
2. 捐赠
3. 捐献
4. 捐助
一些与《捐业》意义相近的词语包括:
1. 施舍
2. 奉献
3. 供养
与《捐业》意义相反的词语可能包括:
1. 占有
2. 追求个人利益
3. 自私自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