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 阳翟 (今 河南 禹县 )所造瓷器。因其地有 钧台 ,故名钧窑,俗作均窑。 金 改 阳翟 为 钧州 (即 均州 ),历代制造瓷器。 清 朱琰 《陶说·均州窑》:“均州窑,今 河南 禹州 …… 清 秘藏均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十:“均州窰红若胭脂者为最。色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
均州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名称与历史演变、地理位置及工艺特点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均州窑即钧窑,因北宋时期位于河南阳翟(今禹州市)钧台附近而得名“钧窑”,后因金代改阳翟为钧州(又称均州),故得俗名“均州窑”。这一名称演变反映了行政区划对窑口命名的直接影响。
钧瓷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民间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足见其艺术价值与收藏地位。
如需进一步了解窑址考古或具体传世作品,可查阅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的文献资料。
《均州窑》是中国传统陶瓷的一种,产地位于今天的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古称均州)。这种陶瓷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的瑰宝之一。
《均州窑》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土”(表示与土壤、泥土有关的意义),拆分后的笔画是7画。
《均州窑》这个词来源于均州窑的产地,即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古称均州)。在古代,这里是著名的窑场,生产了许多精美的陶瓷作品。
《均州窑》的繁体字为《均州窯》。
古时候,写作《均州窑》的汉字与现在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
1. 《均州窑》的花纹精细而独特。
2. 这件陶瓷作品是一件明代的《均州窑》。
均州、窑场、陶瓷、陶艺、窑口
青阳陶、均瓷、池州陶
瓷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