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板床的意思、板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板床的解释

[bed of boards;plank bed] 屉为木板的床;用木板搭成的床

详细解释

(1).指木板坐榻。《后汉书·独行传·向栩》:“常於灶北坐板牀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南史·傅昭传》:“常插烛板牀, 明帝 闻之,赐漆盒烛盘。”《红楼梦》第五五回:“那时 赵姨娘 已去,三人在板牀上吃饭。”

(2).指木板卧床。 元 汤式 《沉醉东风·梦后书》曲:“七尺低低板牀,三椽窄窄书房,苇子帘,梅花帐,抵多少画阁兰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入到房里,祇见安放了一张板牀,高高的掛了一顶洋布帐子。” 丁玲 《梦珂》三:“夜色来了。 梦珂 从那小板床上起来,轻轻一跳便跳在桌子旁边。”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板床”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bǎn chuáng,其含义在不同语境和地区中存在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解释

  1. 木板卧床
    指用木板搭建的简易床铺,通常无软垫或其他装饰,结构简单。例如《红楼梦》第五五回提到“三人在板床上吃饭”,此处指代日常使用的木板床。

  2. 方言中的小板凳(河北地区)
    在河北省部分方言中,“板床”特指矮小、无靠背的木板凳。这一用法具有地域特殊性。


二、文献出处与引证

  1. 古代文献中的“板床”

    • 《后汉书》记载向栩“常坐板床”,此处指木板坐榻,兼具坐卧功能。
    • 元代汤式《沉醉东风·梦后书》描述“七尺低低板床”,体现其作为普通家具的朴素特征。
  2. 现代文学中的用例
    丁玲在《梦珂》中写道“从小板床上起来”,进一步印证了板床作为简易卧床的日常性。


三、总结

“板床”一词的核心含义为木质结构的简易家具,具体指向需结合语境和地域判断: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引用或方言用例,可参考《汉语辞海》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板床(bǎn chuáng)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木”和“广”,共有10画。它通常指的是用板材制作的床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寝具制作方式,当时人们常用板材做床,以提高舒适度和稳定性。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为「板床」。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基本一致。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我们可以找到古代写作「板床」的记载。 下面是一些关于「板床」的例句: 1. 我买了一张新的板床,很舒适。 2. 这家旅馆的板床很结实,值得一住。 3. 奶奶喜欢睡硬板床,觉得这样对身体好。 同时,我们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语: 1. 木板(mù bǎn):指的是用木材制成的薄片。 2. 板凳(bǎn dèng):用来坐或踩脚的长方形座椅。 3. 床垫(chuáng diàn):用来舒适和保护床的垫子。 至于近义词和反义词,由于「板床」已经很明确地指向了一种特定的床榻,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不常用或存在。所以我们可以单独讨论并深入该词语的更多含义和相关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