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白色的狼。古时以为祥瑞。《国语·周语上》:“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韦昭 注:“白狼、白鹿, 犬戎 所贡。” 唐 欧阳詹 《珍祥论》:“ 殷汤 上感,实获白狼。” 元 耶律楚材 《和张敏之诗》之一:“扶杖听黄詔,称觴进白狼。” 清 曹寅 《宿卢沟题壁》诗:“明朝挟弓矢,应射白狼归。”
(2). 汉 县名。故城在今 辽宁省 凌源县 南。《汉书·地理志下》:“ 右北平郡 ,县十六: 白狼 。”《晋书·地理志上》:“ 高云 以 幽 冀 二州牧镇 肥如 , 并州 刺史镇 白狼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直隶·大宁府》:“ 白狼城 ,在 营州 西南。”
(3). 汉 时西南部族名。《后汉书·种暠传》:“其 白狼 、 槃木 、 唐菆 、 卭 、 僰 诸国,自前刺史 朱辅 后遂絶。”
“白狼”一词主要有以下含义:
白色狼(祥瑞象征)
古时被视为祥瑞的白色狼。《国语》记载周穆王征讨犬戎时获得四白狼、四白鹿作为贡品,唐代欧阳詹的《珍祥论》也提到商汤时期白狼被视为吉兆。这一意象在诗词中常出现,如元代耶律楚材的诗句“称觞进白狼”。
汉代县名
位于今辽宁省凌源县南,属右北平郡。《汉书·地理志》明确记载其为十六县之一,晋代曾作为并州刺史驻地,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也考证了其地理位置。
汉代西南部族名
《后汉书·种暠传》提到白狼是与槃木、唐菆等并列的西南部族,东汉时期曾与中原政权有往来,后逐渐断绝联系。
此外,“白狼”在成语“空手套白狼”中代指“稀有珍贵之物”(),而高权威网页补充其为“品行高尚”的象征()。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证或地理考证,可参考《国语》《汉书》等原始文献。
百城书白袋杯币浡沸草履虫臭豆腐从徵丹干蹲距罚约肥佼风磨父为子隐憾恚化外蝴蝶铰火火疾瘯惊俗饥歉均分苛求耒子良知良能敛衾凌贱林卡临难不慑辚囷冥阸陪住喷饭墙腰清媚青云亲任蛩蛩毡任上入殡胜利油田施施世嗣寿岁霜毳黍稷司鼎四厢乐歌探采耥耙田巴生甜静童养退婚吴均体无偶无訾闲放霄凡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