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浮冒的意思、浮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浮冒的解释

虚报冒充。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在军惟酒肉笙歌自娱,以国帑供其浮冒。”《清史稿·兵志十一》:“各省有委办军6*火者,责成该员核定。如有浮冒等事,严行治罪。”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浮冒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浮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fú mào,其核心含义为虚报冒充,主要用于描述通过虚假手段侵占公共资源或欺骗的行为。以下为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历史出处与用例

  1. 清代文献:

    • 《圣武记·卷九》记载:“在军惟酒肉笙歌自娱,以国帑供其浮冒。”(指官员侵吞军费用于享乐)。
    • 《清史稿·兵志十一》提到:“各省有委办军火者,责成该员核定。如有浮冒等事,严行治罪。”(强调对虚报军火费用的惩处)。
  2. 官方注解:

    • 《六部成语注解·户部》明确解释:“浮冒者,浮虚也,假冒虚无之事,借以侵吞官项也。”(直接指出其与贪污公款的关联)。

应用场景


注意区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圣武记》《清史稿》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浮冒》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出现或显露。它的部首是氵和冒,共有9个笔画。这个词源于古代汉字,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在繁体中,它的写法和简体相同。古时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在现代汉字中,《浮冒》的写法并未发生变化。下面是一个关于《浮冒》的例句:她的眼中浮冒着幸福的泪花。关于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我暂时无法提供相关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