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狷狹的意思、狷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狷狹的解釋

偏急而狹隘。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七》:“ 子豐 尚 酈邑公主 ,公主驕妒, 豐 亦狷狹,遂殺公主。”《晉書·卞壸傳》:“ 壼 天性狷狹,不能和俗,退以情事,欲畢志家門。”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依 彭鹹 之遺則,從 子胥 以自適;狷狹之志也。” 清 唐孫華 《次韻答毛端峰》:“狷狹匹夫志,檢柙婦女行。”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九篇:“﹝ 董仲舒 ﹞嘗作《士不遇賦》(見《古文苑》)……終則謂不若反身素業,歸于一善,託聲 楚 調,結以中庸,雖為粹然儒者之言,而牢愁狷狹之意盡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狷狹(juàn xiá)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狷”和“狹”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性情急躁偏激,心胸狹隘,缺乏容人之量。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

  1. 狷(juàn)

    本義指拘謹、耿直,引申為急躁、固執。《說文解字》釋為“褊急也”,即心胸狹窄、性情急躁。《論語·子路》中“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的“狷”即指潔身自好但易流于保守偏執 。

  2. 狹(xiá)

    本義為窄小,引申指氣量、見識的局限。《玉篇》注:“狹,隘也”,強調空間或心胸的狹隘性 。

二、整體釋義

狷狹形容人因過度拘泥原則而心胸狹窄,行為偏激,難以包容他人。其核心特征包括:


三、用法與示例

  1. 古典文獻用例

    《後漢書·範冉傳》載:“冉好違時絕俗,為激詭之行……性狷狹不能容人”,描述其因性格偏執難以與人相處 。

  2. 現代語境

    多用于批評性格缺陷,如:“他為人狷狹,常因瑣事與人争執”,強調包容力的缺失(《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第752頁)。


四、近義詞辨析

詞語 側重差異 示例
褊急 強調急躁而缺乏度量 性情褊急,遇事易怒
偏狹 側重見解片面、心胸狹窄 觀念偏狹,排斥新思想
刻薄 側重待人苛刻,言語尖酸 為人刻薄,言辭犀利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7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3.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
  4.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5.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

(注:因無法驗證具體線上鍊接有效性,此處僅标注文獻來源,建議通過權威出版社官網或學術數據庫查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狷狹”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juàn xiá,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心胸特點。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1. 性格特征
    指人的性情偏激急躁且心胸狹隘,常表現為思想保守、固執己見,不善于接納他人觀點或新鮮事物。

  2. 延伸意義
    也可用于描述人的見識狹窄,或因過于堅持自我原則而缺乏包容性,如《文心雕龍》中提到的“狷狹之志”。


出處與用法

  1. 曆史文獻

    • 《三國志·蜀書·楊儀傳》記載諸葛亮認為楊儀“性狷狹”,暗指其氣量狹窄。
    • 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以“狷狹”批評屈原過于剛直而缺乏變通。
    • 《晉書》中描述卞壸“天性狷狹”,強調其性格難以與世俗調和。
  2. 現代用法
    多用于書面語,帶有一定貶義,強調因性格缺陷導緻的社交或認知局限,例如:“他因狷狹之性,常與人争執。”


近義詞與對比


典型示例

  1. 曆史人物:項羽因“狷狹”拒納謀士建議,最終敗于劉邦。
  2. 文學評價:劉勰認為屈原投江是“狷狹之志”的體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三國志》《文心雕龍》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覽...

豹姿貝塔粒子标俊礤床兒餐霞宸劄吃得消笞譴酬據樗村達官貴人擣碪釣家牒目東陵侯端良奪卻飛碁風譽扶鸾幹斷歸道故客寒蔬鴻範虹光慌手忙腳箭旗揭牌汲路季路一言精洽竟天寖寖金漆巨浸愧腼雷殷臉盆陵上臨喪樓榭亂雜囊辎泥錢辟非晴旭棄責曲部日記本蝾蚖塞塵折葼豕折歲會頭年挽舟卒武偃文修賢行脅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