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具臣的意思、具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具臣的解释

(1).备位充数之臣。《论语·先进》:“今 由 与 求 也,可谓具臣矣。” 朱熹 集注:“具臣,谓备臣数而已。”《汉书·梅福传》:“故京兆尹 王章 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 孝元皇帝 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 颜师古 注:“具臣,具位之臣无益者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太常丞 任随 上言曰:‘諫议大夫、司諫、正言虽有数员,但充位尸禄而已。愿陛下择贤士,黜具臣,悬赏罚之文,立劝惩之道。’”

(2).泛称为人臣者。《南史·蔡廓传论》:“位在具臣,而情怀 伊 霍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具臣”是古代汉语中的特定官职称谓,指在职位上备位充数、缺乏实际作为的官员。该词由“具”(意为具备、充数)与“臣”(官员)组合而成,含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官员尸位素餐的现象。

从词源看,“具臣”最早见于《论语·先进》:“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解释,此处孔子评价子路、冉求虽居臣位,但未能以道义匡正君主,故称其为“备位之臣”。《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2年版)进一步说明,该词特指“徒占官位而不称职的臣子”。

在用法层面,古代文献多将“具臣”与“贤臣”“能臣”形成对比。例如《汉书·贾谊传》载:“具臣盈朝,而天子孤立”,凸显此类官员对国家治理的危害性。现代汉语研究中,该词常被引为古代官僚制度批判的典型案例(参考《中国古代官制研究》,王立群,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需注意,“具臣”作为历史词汇,现代已不用于实际官职命名,但在史学、文学领域仍作为专业术语使用。其语义内涵与当代“庸官”“懒政”等概念存在文化延续性。

网络扩展解释

“具臣”是古代汉语中的政治术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侧重,主要包含以下两类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备位充数之臣
    指占据职位但缺乏实际作为的臣子,多用于批评官员尸位素餐。

    • 例证:《论语·先进》提到“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朱熹注“具臣谓备臣数而已”。
    • 特点:这类臣子虽能处理具体事务,但缺乏原则性,可能妥协于上级非道义要求(如提到“在具体事务上会违背道义服从长上”)。
  2. 泛称为人臣者
    广义上指所有臣子,强调其身份属性而非能力评价。

    • 例证:《南史·蔡廓传论》称“位在具臣,而情怀伊霍”,指虽为普通臣子却有伊尹、霍光般的抱负。

二、延伸辨析


三、典型用法

文献出处 语境与评价倾向
《论语·先进》 批评子路、冉求仅能充数
《汉书·梅福传》 借具臣讽喻朝廷用人不当
宋代李曾伯诗句 自谦称“忠在朝廷肯具臣”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褒贬色彩,需注意该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语义演变。

别人正在浏览...

八音遏密悲音笔匠斥罢侈端愁损垂涎丹款纲盐骾直骇跳魧子鹤岭化遂简心家中宝开貌空相款项连花灵媪陋识罗衣卖困庙户名节牡橭目翳凝脂牛哀飘决破觚斫雕乾劲蹊路青杨巷勤慎却去氄毛赡足盛衰甚为石隄收襜庶民殊名淑祯祀禜塑性铁扫帚头重土处拖肠纨褲子弟无事不登三寶殿午枕湘妃相逢恨晩尠少笑駡奚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