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凝脂的意思、凝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凝脂的解释

[bitty cream] 凝冻了的油脂,比喻光洁白润的皮肤

温泉水滑洗凝脂。——唐· 白居易《长恨歌》

详细解释

(1).凝固的油脂。常用以形容洁白柔润的皮肤或器物。《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王右军 见 杜弘治 ,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春寒赐浴 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 宣化 玉石﹞琢为器物,白若凝脂。” 元 吴澄 《渡江云》词:“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与试铅霜。”

(2).凝冻的脂油。因无间隙,比喻事之严密。多指法网。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昔 秦 法繁於秋荼,而网密於凝脂。”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躬为梟獍,则漏网遗名;跡涉瓜李,乃凝脂显録。嫉恶之情,岂其若是。”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官政》:“今国家防制纤悉,密若凝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凝脂”是汉语中具有古典美感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凝脂”指凝固的油脂,形容质地细腻光洁的状态。《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为“凝固的油脂”,常用于比喻洁白柔润的皮肤或玉石表面。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肤如凝脂”,首次将人体肌肤与凝脂类比,奠定了该词的审美意象。

二、文学例证

  1. 古代典籍:《诗经》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描绘庄姜之美,成为后世描写美人的经典范式。
  2. 诗词发展:白居易《长恨歌》中“温泉水滑洗凝脂”,通过温泉场景强化肌肤莹润的视觉联想。

三、现代语用 当代文学仍延续其比喻功能,如莫言《红高粱家族》用“月光在九儿的凝脂般肩头流淌”构建通感意境。在珠宝鉴定领域,该词被借喻描述优质和田玉的油润质地。

(本文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1992年版、《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凝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níng zhī,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本义与文学意象

  1. 凝固的油脂
    原指凝固的油脂,因其质地洁白、柔润,常被用来比喻肌肤或器物的细腻光洁。

    • 出处:最早见于《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 文学用例: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温泉水滑洗凝脂”,以凝脂形容杨贵妃肌肤的柔滑白皙。
  2. 形容器物洁白润泽
    如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提到玉石“白若凝脂”,形容玉质温润通透。


二、引申比喻

  1. 法网严密
    因凝脂无间隙,汉代桓宽《盐铁论·刑德》以“网密於凝脂”比喻法律严苛、无漏洞。
    • 例如唐代刘知几《史通·惑经》批评史书“嫉恶之情”过于严苛,称“漏网遗名”与“凝脂显録”对比鲜明。

现代使用

现代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形容皮肤白皙细腻,如“肤如凝脂”。例句:

“她肌若凝脂,脸颊透出健康的红润。”


通过古典文献与现代用例的结合,“凝脂”既保留了传统意象,也在语言演变中延续了生动的比喻功能。

别人正在浏览...

白蒿败诉边策臂膀别舍炳炳凿凿察风麤健单辞道帔典牧署迪吉窦迳断嶂杜园笋恩纶風角高擡贵手根前好弱衡霍皇眷豢养祸凶进如紧身计似九臯急要絶圣弃智具君控揣亮詧栾子露国孖舲艇木剑奇出七绝庆贺清直求旦仁厚人老珠黄软琅珰森罗万象讪疵勝情税邑送故碎琼乱玉太牢公堂阶同工异曲透视缩影土族语乌丸乡国乡慕乡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