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纲盐的意思、纲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纲盐的解释

明 清 采用纲法运销食盐时,商人按规定年额完税运销的食盐。运销纲盐的商人称纲商;行销纲盐之处称纲岸、纲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九年》:“詔:罢钞法。诸州、军纲盐,并依旧分拨,官般官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又有人焉,曰纲盐曷变行票盐乎?省改捆,省按费,省私耗,省守候,省加派,省缓纳,曷为不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闻得 两淮 盐额有一千六百九万多引,叫做‘纲盐’。每引大约三百七十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纲盐”是明清时期盐政制度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纲盐”指明清时期采用纲法运销的食盐。根据规定,商人需按固定年额缴纳税款后,获得特定区域的食盐运销权。这种制度通过官方许可将食盐销售权授予特定商人群体(即纲商),形成垄断经营模式。

二、制度特点

  1. 特许经营:商人需完成官方规定的盐税额度,方可获得“纲册”资格,成为纲商。
  2. 分区销售:纲盐销售区域称为纲岸或纲地,不同地区的纲商不得越界销售。
  3. 历史延续:该制度可追溯至宋代,《续资治通鉴》记载乾道九年(1173年)已有“纲盐”记载,但明清时期更为系统化。

三、关联术语

四、制度影响与变革

清代魏源在《圣武记》中指出纲盐弊端,如私盐泛滥、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主张改革为票盐制(允许小商贩凭票贩盐),以降低腐败和流通成本。这一改革反映了纲盐制度后期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需求。

五、补充说明

“纲”原指运输货物的组织单位(如宋代“花石纲”),在盐政中演变为特许经营的代称。该制度体现了古代政府对重要物资的管控逻辑,兼具财政增收与市场管理双重目的。

以上内容综合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与权威词典释义,若需进一步考证细节,可查阅《续资治通鉴》《圣武记》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纲盐(gāng yán)这个词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由各地纳税人以盐作为征收对象交纳的一种税收制度。下面是有关纲盐的相关信息: 一、拆分部首和笔画: - 纲(gāng):线索(缠绕结构)+内部构件 - 盐(yán):立(重心在上)+小(小的重心,小的表面) 二、来源: 纲盐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左右。它是为了筹集国家财政而制定的一种税收政策。当时盐是一种重要的商品,通过对盐征收税收可以帮助政府筹集资金维持国家运转。 三、繁体: 纲盐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綱鹽」。 四、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纲字的写法有「絳」和「綱」两种形式。盐字则是由两个部首组成,上部的写法为「⺼」,下部可以是「廾」或「凵」。 五、例句: 1. 每个地区都根据纲盐制度纳税。 2. 他的财富主要来自于纲盐交易。 六、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纲税(gāng shuì)、纲粮(gāng liáng)、纲粮米(gāng liáng mǐ) 近义词:盐法(yán fǎ)、盐徭(yán yáo) 反义词:流盐(liú yán)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