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铁扫箒 ”。1.比喻消灾除害的手段和力量。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戊·铁扫帚》:“ 临安 术士,失其姓名,常著道服,标榜曰铁扫箒。” 明 徐渭 《昙阳》诗之七:“特将铁扫帚,痛扫世淫贪。”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在这里……找着了扫除奴才式的家畜性的铁扫帚,找着真实的光明的建筑。”
(2).詈词。犹言扫帚星。指能招致灾祸的人。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他道你枉则有蛾眉螓首堆鸦髩,可怎生少喜多嗔……道你是个铁扫箒,扫坏他家门。”
(3).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掌状复叶,蝶形花冠,白色,微带淡黄,有紫色斑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蠡实》:“《尔雅》云:‘荓(音瓶),马帚也。’此即荔草,谓其可为马刷,故名。今 河 南北人呼为铁扫帚,是矣。” 徐珂 《清稗类钞·植物·铁扫帚》:“铁扫帚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茎高二三尺,叶羽状复生,形似倒卵而狭小。夏月开小花,形如蝴蝶,色白而有紫纹。一本凡生二三十茎,劲挺可为帚,故名。”
“铁扫帚”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类解释:
消灾除害的力量
指代能够消除灾祸或对抗不利因素的手段,常见于文学或民俗语境。例如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将其比作扫除旧社会弊端的工具。
詈词(骂人的话)
用作贬义,形容会招致灾祸的人,类似“扫帚星”。如元代戏曲《渔樵记》中指责女性为“铁扫帚”。
铁扫帚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以下特征:
如需更详细的植物学分类或药用方法,可参考权威文献或《本草纲目》相关记载。
铁扫帚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工作态度非常严厉,做事非常彻底。它拆分为铁、扫和帚三个部分,含义与字面意思相符。铁扫帚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中国的传统文字和文化的一部分。
铁(铁):部首为金,笔画数为5。在古代汉字中,铁写作“鐵”。鐵是一种金属,具有坚固和耐磨等特性。
扫(扌 + 十):部首为扌(手),笔画数为4。扫是使用手或工具进行清扫、打扫的意思。
帚(巾 + 匕):部首为巾(巾帼),笔画数为10。帚是一种清扫工具,用于清理地上的垃圾和灰尘。
铁扫帚包含了扫帚的主要成分铁,因此意指非常坚固、严厉和彻底。
例如:
他对工作非常认真,做事像铁扫帚一样,一丝不苟。
组词:铁军、铁证、铁板一块。
近义词:严厉、彻底
反义词:敷衍、马虎
白金三品摆条被减数碧海獑猢饬纪崇絶筹维打酱油打乐钓诗钓耳闭发植穿冠酆匣附真哥钟官秩酣艳黑肥火禽寄寓惧詟开剪袴兜烂舌头烂死蛇雷峰塔粒米狼戾緑粉梅飙弥久明旌谬语毗赞谦廉洽色起凤绮阁清气茕然七情六欲塞下曲搔屑莎鸡上慢下暴勝異寿文丝挂子傞俄宿贼诉诸堂哉皇哉腾遌头晚韈子伪惑碔砆项背相望闲良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