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殃的意思、咎殃的详细解释
咎殃的解释
灾祸。 汉 刘向 《列女传·晋伯宗妻》:“数諫 伯宗 ,厚许 毕羊 ,属以 州犂 ,以免咎殃。”《汉书·外戚传下·中山卫姬》:“惧古人之祸败,近事之咎殃。” 唐 杜甫 《寄高使君岑长史》诗:“羈旅推贤圣,沉绵抵咎殃。”
词语分解
- 咎的解释 咎 ù 过失,罪过:咎戾。负咎。以彰其咎。 怪罪,处分:既往不咎。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灾祸:休咎(吉凶)。 怨仇:与臣有咎。 笔画数:; 部首:口; 笔顺编号:
- 殃的解释 殃 ā 祸害:灾殃。遭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喻牵连受害)。 损害:祸国殃民。 笔画数:; 部首: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咎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灾祸,尤其指因过失或错误引发的灾难。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咎殃”由“咎”和“殃”两字组成:
-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灾祸(如《说文解字》释“咎,灾也”)。
- 殃:指灾祸、不幸。
合起来表示因过错或违背常理而招致的祸患。
-
出处与用法
- 最早见于汉代刘向《列女传·晋伯宗妻》:“数谏伯宗,厚许毕羊,属以州犂,以免咎殃。”,意为通过劝谏和安排避免灾祸。
- 唐代杜甫《寄高使君岑长史》诗中也用“沉绵抵咎殃”表达因困境而承受祸患。
-
综合含义
该词强调因果关系,即因个人行为(如过失、违背道义)导致灾祸,常见于古籍和文学作品中,带有警示或反思意味。例如《汉书》用“近事之咎殃”警示前车之鉴。
-
近义词与扩展
- 近义词:灾祸、祸患、罪殃。
- 反义词:福祉、吉祥。
- 成语“咎由自取”与之相关,均强调祸患源于自身行为。
总结来看,“咎殃”多用于书面语境,既指客观灾祸,也隐含主观责任,需结合具体文本理解其深层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咎殃一词的意思是指因犯错或犯罪而遭受的后果或祸害。关于咎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请参考以下信息。
- 拆分部首:咎殃的部首是 "口"。
- 笔画:咎殃总共由10个笔画组成。
咎殃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使用。其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上保留了相似的形状。
对于咎殃的繁体写法,是“咎癥”。
以下是关于咎殃的例句:
1. 他因为经常迟到,终于遭受了工作上的咎殃。
2. 年轻人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咎殃。
当组成词语时,咎殃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例如:
1. 咎徵:意为犯罪或错误的证据。
2. 咎责:指因犯错或犯罪而受到的责备或惩罚。
至于咎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很难找到与其完全相似或相反的词语。但可以根据具体语境中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类似或相反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