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咎殃的意思、咎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咎殃的解释

灾祸。 汉 刘向 《列女传·晋伯宗妻》:“数諫 伯宗 ,厚许 毕羊 ,属以 州犂 ,以免咎殃。”《汉书·外戚传下·中山卫姬》:“惧古人之祸败,近事之咎殃。” 唐 杜甫 《寄高使君岑长史》诗:“羈旅推贤圣,沉绵抵咎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咎殃”是汉语中由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具有明确的负面语义指向。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古代文献用例,其含义可分解为以下四层:

一、基本释义 指灾祸或罪责的具象化表达,核心含义为“因过失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古代汉语词典》释为“灾祸;罪过”,如《楚辞·九章》中“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即暗含“咎殃”之意。

二、字源分析

  1. 咎:甲骨文作“”,从各(倒写的“止”形)从人,本义为灾祸降临,《说文解字》释为“灾也”。后引申为过失、罪责,如《论语·八佾》“既往不咎”。
  2. 殃:金文从歹昜声,《说文》释为“咎也”,特指具破坏性的灾祸,《易经·坤卦》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三、用法特征 多见于文言语境,现代汉语中常作为书面语保留:

  1. 作名词:承担历史咎殃
  2. 作动词:使遭祸(如《尚书·伊训》“作不善,降之百殃”)
  3. 构词能力:衍生出“咎戾”“殃咎”等近义复合词

四、近义辨析 与“灾祸”“祸殃”构成近义聚合,但存在语义侧重差异: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
  2.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校订本
  3.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咎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灾祸,尤其指因过失或错误引发的灾难。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咎殃”由“咎”和“殃”两字组成:

    •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灾祸(如《说文解字》释“咎,灾也”)。
    • 殃:指灾祸、不幸。
      合起来表示因过错或违背常理而招致的祸患。
  2. 出处与用法

    • 最早见于汉代刘向《列女传·晋伯宗妻》:“数谏伯宗,厚许毕羊,属以州犂,以免咎殃。”,意为通过劝谏和安排避免灾祸。
    • 唐代杜甫《寄高使君岑长史》诗中也用“沉绵抵咎殃”表达因困境而承受祸患。
  3. 综合含义
    该词强调因果关系,即因个人行为(如过失、违背道义)导致灾祸,常见于古籍和文学作品中,带有警示或反思意味。例如《汉书》用“近事之咎殃”警示前车之鉴。

  4. 近义词与扩展

    • 近义词:灾祸、祸患、罪殃。
    • 反义词:福祉、吉祥。
    • 成语“咎由自取”与之相关,均强调祸患源于自身行为。

总结来看,“咎殃”多用于书面语境,既指客观灾祸,也隐含主观责任,需结合具体文本理解其深层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绪饱掠本恶贬俗毕雨箕风侧理吃惊俶尔帝辇之下斗折蛇行顿开遁迈奉访風櫛雨沐圪塔哥子规劝国侨河女之章鹤望鹤行鸡群滑头鬼回软回头人火焰降顺骄专借如衿期倔佹老口敛黛梁楷林巘论交麻雀迷识母性宁当沛泽瞥眼间贫乐铺面汽碾棋童全音礐石日佣人三木盛凉审听事务水仙王朔雪推赏外施文定五德无觉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