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分掠夺。《明史·柳升传》:“敌再入 凉州 , 溥 ( 柳升 子)闭壁不出,敌饱掠去。” 清 周岐 《官兵行》:“但得饱掠速颺去,犹能老弱共餔糜。”
“饱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充分掠夺”,多用于描述军事或暴力行为中的大规模劫掠。以下是详细解析:
“饱掠”指通过暴力手段对财物、资源等进行彻底、充分的掠夺,常与战争、侵略等场景相关。例如《明史·柳升传》记载敌军“饱掠去”,即指敌人在凉州大肆掠夺后撤离。
该词带有负面色彩,常见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现代汉语使用较少。需注意其与普通“掠夺”的区别:“饱掠”更突出掠夺的“充分性”和“暴力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明史》或清代诗词《官兵行》。
饱掠(bǎo lüè)在汉语中是一个复合词,由“饱”和“掠”两个字组成。以下将分别介绍它们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食 + 包
笔画:8画
意思:指饱食,吃饱的状态
拆分部首:扌 + 略
笔画:11画
意思:指抢夺、劫掠
饱掠二字的来源:饱掠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卷五十一·艺术志上》之中,描述了古代宴会上的吃喝盛宴之景。由于宴会上的食物非常丰富,人们会狼吞虎咽地吃食物,像是在进行一场饱食之掠,所以形成了“饱掠”这个词的使用。
繁体字:飽掠
古时候汉字写法:饱-飠包,掠-扌略
例句:
1. 宴会上的食物非常丰盛,众人各自饱掠一番。
2. 敌军经过村庄,掠夺了村民的财物。
相关的组词:
1. 饱食:吃饱的状态。
2.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非常快而且贪婪。
3. 掠夺:进行强行抢夺或劫持。
近义词:抢劫、劫夺
反义词:充足、养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