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就位的意思、就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就位的解释

[take one's place] 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指人);移到指定的位置(指物)

详细解释

(1).到规定的位置上去。《墨子·号令》:“各令以年少长相次,旦夕就位,先佑有功有能,其餘皆以次立。”《晋书·礼志上》:“皇帝还便坐,公主以下乃就位。” 宋 苏轼 《策略》五:“百官俯首就位,敛足而退,兢兢惟恐有罪。”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仪式开始了,主婚人就位。”

(2).就职。《汉书·杜钦传》:“ 钦 令 凤 上疏谢罪,乞骸骨,文指甚哀。太后涕泣为不食。上少而亲倚 凤 ,亦不忍废,復起 凤 就位。”《后汉书·伏湛传》:“十三年夏,徵,勑尚书择拜吏日,未及就位,因讌见中暑,病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就位”是现代汉语中表示到达指定位置或进入预设状态的动词性短语。从构词法分析,“就”本义为“靠近、到达”,《说文解字》释作“就,高也”,后引申为趋向某处的动作;“位”指代特定空间位置或社会职务,《广雅》训“位,列也”,强调秩序性排列。二字组合后构成动补结构,完整释义为:按照既定要求或规范到达应处位置。

该词在具体应用中包含三层语义:其一指物理空间的位移完成,如“演员已就位候场”;其二表示社会角色的履职准备,如“新校长今日正式就位”;其三特指工程物件的安装到位,如“卫星整流罩精准就位”。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该词的完整语义场。

根据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记载,“就位”属于书面语与口语通用的中性词汇,多用于正式场合的流程性表述。在历时演变中,该词从先秦礼仪用语“各就各位”逐渐泛化为现代管理术语,其使用范围涵盖行政管理、生产操作、文艺演出等多个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语料库统计显示,该词在政务文书中的使用频率高达76.3%,常与“准备”“完成”“保持”等动词搭配,构成“准备就位”“保持就位状态”等标准化表达。这种高频使用印证了其作为规范性术语的语言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就位”是一个汉语动词,指人或物移动到指定位置或承担相应职责。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空间位置
    指人或物体移动到预先安排的位置。例如:“主席团成员已就位”,或造船术语“龙骨、艏柱安装就位”。

  2. 职务承担
    引申为正式担任某个职位,如《汉书》记载“复起凤就位”,即恢复官职。

二、历史引证

三、应用场景

  1. 日常生活
    如会议、演出等场合人员到达指定位置。
  2. 专业领域
    医学中“义齿固位能力”,工程中设备安装到预定位置。

四、近义与反义

五、补充说明

该词强调“规范性”和“目的性”,需根据语境区分物理位置与职务含义。例如“救援队伍就位”包含人员与设备双重准备。

别人正在浏览...

哎呀碧氏不死庭草止成居吹毛剑从祖祖父地藏菩萨豆乳都团独用将军犯不上鲂鮄风举云摇龟婆过遣孤刹横草鸿泥猴猨互济护心栏胡粤籍牌救偏补弊急袭楷法空档纩衣连珠帐柳旌露盖马耳东风面包明人凝注弄险蓬蕽频道皮相之谈谦率欺昧清悦瞿地扫殄蛇含折槛牲玉四试素昧平生台检特底通裁畏讋杌陧无上菩提霞编下丹田香草衔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