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的意思、地藏菩萨的详细解释
地藏菩萨的解释
菩萨名。佛经说他受 释迦 佛嘱托,在 弥勒 出生前,自誓渡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常现身于地狱之中以救苦难。 唐 李白 《地藏菩萨赞序》:“惟佛知慧大而光生死雪,赖假普慈力,能救无边苦。独出旷劫,导开横流,则 地藏菩萨 为当仁矣。”
词语分解
- 地藏的解释 埋葬于地。礼记·礼运:“及其死也,升屋而号……故天望而地藏也。” 郑玄 注:“地藏,谓葬。”1.地下藏物之处;地窖。管子·度地:“冬作土功,发地藏,则夏多暴雨,秋霖不止。”北史·皮景和传:“又有 阳平 人 郑子饶 ,诈依佛道设斋会,用米麪不多,供赡甚广,密从地藏,渐出饼饭。愚人以为神力,见信於 魏 卫 之间。”2.即 地藏菩萨 。 宋 苏轼 与李端叔书:“辱书并示 伯时 所画 地藏 。某本无此
- 菩萨的解释 1 佛家语。梵语 bodhisattva 的音译,也是菩提萨埵的省略,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又译为大道心众生;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特指大乘佛教中作为神而加以崇拜者2 ∶泛指佛3 ∶泛指某些神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儒林外史4 ∶比喻心肠慈善的人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地藏菩萨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其名称与核心精神可结合经典记载、修行愿力及文化影响综合解释如下:
一、名称由来
“地藏”源于梵语Ksitigarbha,意为“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这一名称体现其两大特质:
- 如大地般的承载:象征其能包容众生苦难,提供安稳依靠;
- 如宝藏般的智慧:代表深奥的佛法修证与救度众生的善巧方法。
二、誓愿与职责
地藏菩萨以“大愿”著称,核心誓言为“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具体表现为:
- 救度六道众生: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至弥勒佛成道前的“无佛时代”,承担普渡众生的重任;
- 侧重地狱众生:因其曾多次救度堕入地狱的母亲及罪苦者,尤以悲悯地狱道为核心。
三、身世与修行
佛经典籍记载了地藏菩萨多世修行的事迹:
- 前世本缘:包括婆罗门女救母、光目女度亡母等,均体现“孝道”与救赎精神;
- 化身传说:唐代新罗王子金乔觉在九华山苦修,圆寂后肉身不腐,被尊为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成为其道场。
四、形象与象征
地藏菩萨常见形象为:
- 手持锡杖:象征破除地狱之门、救拔众生;
- 托举宝珠:代表智慧光明照亮三界苦难。
五、文化影响
- 佛教地位:与观音(大悲)、文殊(大智)、普贤(大行)并称汉传佛教四大菩萨;
- 民间信仰:被视为消灾延寿、超度亡魂的依托,农历七月“地藏月”相关法会盛行。
地藏菩萨融合了“大孝”与“大愿”的精神内核,既是佛教修行者的榜样,也深刻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宗教文化与伦理观念。
网络扩展解释二
地藏菩萨(Dìzàng Púsà)一词在佛教中指的是一个拥有众多异名的菩萨。下面是一些关于地藏菩萨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地(dì):地是一个由一点和丏组成的字,总共有五画。
- 藏(zàng): 藏字由隶字和十六画组成。
来源:
地藏菩萨在佛教经典《大乘华严经》中被提及。在这部经典中,地藏菩萨被描绘为一个拥有强大慈悲心的菩萨,他承诺救度众生,特别是在冥界中的众生。
繁体:
地藏菩薩(Dìzàng Púsà)是地藏菩萨一词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地藏菩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本上保持相同的写法。
例句:
- 地藏菩萨是众生的救度者。
- 我虔诚地向地藏菩萨祈愿。
组词:
- 地宫(dì gōng):地下的建筑物。
- 藏书楼(zàng shū lóu): 存放书籍的楼房。
近义词:
- 观音菩萨(Guānyīn Púsà):另一个拥有广泛崇拜的菩萨。
反义词:
- 魔王(mó wáng):与地藏菩萨对立的恶势力。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地藏菩萨!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佛教经典或者向佛教寺庙寻求指导。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