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无上菩提的意思、无上菩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无上菩提的解释

佛教语。谓最高之觉悟境界。《大宝积经》卷二八:“彼菩萨信诸如来正真正觉无上菩提。” 宋 苏轼 《题王霭如来出山相赞》:“错不错,安得无上菩提成等正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凡是洞中,各有一个尊者在内做洞主,住居极乐胜境,同脩无上菩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无上菩提是佛教核心术语,指最高、最圆满的觉悟境界,具有以下详细含义:

一、字义解析

  1. 无上:指至高无上、无可超越。《汉语大词典》释“无上”为“最高,无可超越之处”,强调其绝对性。
  2. 菩提:梵语“bodhi”音译,意为“觉悟、智慧”。《辞源》定义为“佛教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途径”。

    二者结合即“至高无上的觉悟”,代表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

二、佛教核心定义

在佛教经典中,“无上菩提”特指佛陀所证得的圆满智慧,包含三方面内涵:

三、核心特质

  1. 究竟圆满性:涵盖一切智慧德能,如《成唯识论》云:“无上菩提,广大深远,唯佛究竟”。
  2. 不可得性:虽名“菩提”,实则超越概念执著。《维摩诘经》强调:“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揭示其离言绝相的本质。
  3. 实践指向性:需通过持戒、禅定、般若三学修行实证,非仅理论认知。

四、在修行体系中的意义

作为大乘菩萨道的核心目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愿证得无上菩提)是修行起点。如《大乘起信论》指出,此心含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悲大智,是成就佛果的根本因。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无上"条目
  2. 《辞源》(商务印书馆)"菩提"释义
  3. 《金刚经》(鸠摩罗什译)第三品
  4. 《大智度论》(龙树造)卷五十三
  5. 《成唯识论》(玄奘译)卷十
  6. 《维摩诘经·菩萨品》
  7. 《大乘起信论》(真谛译)"发心"章

网络扩展解释

“无上菩提”是佛教核心术语,指超越一切的最高觉悟境界。以下为综合解释:

一、基本定义

“无上菩提”由“无上”(超越一切)和“菩提”(觉悟、智慧)组成,字面意为“至高无上的觉悟”。佛教经典如《大宝积经》称其为“最高之觉悟境界”,特指佛所证得的究竟圆满智慧。

二、教义内涵

  1. 超越性:不同于声闻、缘觉的局部觉悟,无上菩提破除一切烦恼与无明,达到“一心三藏”的绝对境界,即心与万法圆融无碍。
  2. 平等性:包含“无上无下,无内无外”的平等观,强调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皆可证此菩提。
  3. 实践意义:需通过菩萨道的修行(如六度万行)逐步证得,最终成就佛果。

三、经典表述

四、相关概念

提示:如需具体经典出处或修行方法,可参考《大般若经》《楞严经》等典籍,或查看来源网页获取扩展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白首之心槟子不耐侧向车水马龙蹈赴汤火迵迵斗蛇翡翠风骑分巡道更初乖变诡志雇农汉宫妃旱军横天毁裂户帐奸端节盖洁祀京牧客家话空运跨陵宽顺刳肠老根子临川羡鱼灵童路陌论谏录蔌马浡牛溲痝杂猛地里民享纳级囊土片帆扑奔潜光隐德牵蔓青珪汔再汔四塞上秋砂砾柿子金水扭天骨鬀度通风讨信通渠突忽突目僞缪小舍人小宰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