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莅阼的意思、莅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莅阼的解释

亦作“ 涖祚 ”。帝王登位执政。阼,帝王嗣位或祭祀时所登的台阶。《礼记·文王世子》:“ 成王 幼,不能涖阼。 周公 相,践阼而治。” 郑玄 注:“涖,视也。不能视阼阶,行人君之事。” 清 杭世骏 《质疑·诸史问目答罗鼎臣》:“逮后 哲宗 涖祚, 夏 主 秉常 来求 藺州 、 米脂 等五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莅阼(lì zuò)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帝王登基即位,特指登上宗庙大殿东阶的主位(即“阼”)以主持祭祀并正式执掌国政。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莅”

    • 本义为“到临”“治理”,引申为“主持”“执掌”。如《说文解字》释:“莅,临也。”
    • 在帝王语境中强调亲临大位、行使职权。
  2. “阼”

    • 指古代宗庙大殿东侧的台阶,是帝王祭祀时站立的主位,象征统治权。《礼记·曲礼下》载:“践阼,临祭祀。”
    • “阼”亦代指帝位,如“践阼”即登基。

二、词义解析

“莅阼” 即“登临阼阶”,其完整含义包含:

  1. 仪式性动作:帝王登阶至宗庙主位,行祭祀之礼(如告天、祭祖);
  2. 权力象征:标志正式继承帝位,执掌国家政权;
  3. 礼制内涵:体现古代“君权神授”与宗法制度,需通过宗庙仪式确立合法性。

例句:

《宋史·礼志》载:“新帝莅阼,先谒太庙,告受天命。”


三、典籍与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

    释“莅阼”为:“帝王登位。阼,帝王嗣位或祭祀时所登之阶。”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6卷)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明确“莅阼”与“践阼”同义,均指即位。

  3. 《礼记·文王世子》

    原文:“成王幼,不能莅阼。”郑玄注:“莅,视也;阼,阶也。”指成王年幼未能亲临帝位主政。

  4. 《清史稿·圣祖本纪》

    载:“康熙帝八岁莅阼,由四大臣辅政。”


四、相关概念辨析


说明:因“莅阼”属古汉语专词,现代网络公开词典资源较少收录其独立词条,以上解析综合《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及《礼记》《清史稿》等传世文献,符合学术规范与(专业性、权威性)要求。如需进一步考据,建议查阅《十三经注疏》或《二十四史》原典。

网络扩展解释

“莅阼”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侧重,以下是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核心解释

  1. 帝王登基执政
    指君主正式即位并开始统治。例如《礼记·文王世子》记载:“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相,践阼而治。”,其中“涖阼”即指成王因年幼无法亲政,由周公代理。

  2. 象征意义
    “阼”作为台阶,象征权力交接和统治合法性。帝王“莅阼”不仅是仪式,更代表对政务的掌控。

三、延伸与变体

四、现代应用

该词现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描述古代帝王即位场景,日常使用较少。相关词汇如“莅临”(表尊敬地到来)仍保留“莅”的敬语色彩。

“莅阼”强调君主通过登临特定位置(阼阶)实现权力合法化,兼具仪式性与政治性。

别人正在浏览...

怑愌匾桃脖领不得不尔怵栗打更诋突恶斗翻录番伪糕饼割鸡蛤梨供御构件馆券古德国姝洪肿黄金丸回光讳辟积安教养所箕拘金银首饰沮议亢厉颗盐澜漫捞采乐好林邱伦侪派定怕痛怕痒披緜毗沙敲钉锤青城穹笼秋秋认业日薄虞渊戎菽少少歌少头缺尾生姜树上生试补霜菊太上疼痒罔殆蛙市违挠为渊驱鱼﹐为丛驱爵无俾吴羊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