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莅阼的意思、莅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莅阼的解釋

亦作“ 涖祚 ”。帝王登位執政。阼,帝王嗣位或祭祀時所登的台階。《禮記·文王世子》:“ 成王 幼,不能涖阼。 周公 相,踐阼而治。” 鄭玄 注:“涖,視也。不能視阼階,行人君之事。” 清 杭世駿 《質疑·諸史問目答羅鼎臣》:“逮後 哲宗 涖祚, 夏 主 秉常 來求 藺州 、 米脂 等五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莅阼(lì zu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帝王登基即位,特指登上宗廟大殿東階的主位(即“阼”)以主持祭祀并正式執掌國政。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莅”

    • 本義為“到臨”“治理”,引申為“主持”“執掌”。如《說文解字》釋:“莅,臨也。”
    • 在帝王語境中強調親臨大位、行使職權。
  2. “阼”

    • 指古代宗廟大殿東側的台階,是帝王祭祀時站立的主位,象征統治權。《禮記·曲禮下》載:“踐阼,臨祭祀。”
    • “阼”亦代指帝位,如“踐阼”即登基。

二、詞義解析

“莅阼” 即“登臨阼階”,其完整含義包含:

  1. 儀式性動作:帝王登階至宗廟主位,行祭祀之禮(如告天、祭祖);
  2. 權力象征:标志正式繼承帝位,執掌國家政權;
  3. 禮制内涵:體現古代“君權神授”與宗法制度,需通過宗廟儀式确立合法性。

例句:

《宋史·禮志》載:“新帝莅阼,先谒太廟,告受天命。”


三、典籍與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釋“莅阼”為:“帝王登位。阼,帝王嗣位或祭祀時所登之階。”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6卷)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明确“莅阼”與“踐阼”同義,均指即位。

  3. 《禮記·文王世子》

    原文:“成王幼,不能莅阼。”鄭玄注:“莅,視也;阼,階也。”指成王年幼未能親臨帝位主政。

  4. 《清史稿·聖祖本紀》

    載:“康熙帝八歲莅阼,由四大臣輔政。”


四、相關概念辨析


說明:因“莅阼”屬古漢語專詞,現代網絡公開詞典資源較少收錄其獨立詞條,以上解析綜合《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及《禮記》《清史稿》等傳世文獻,符合學術規範與(專業性、權威性)要求。如需進一步考據,建議查閱《十三經注疏》或《二十四史》原典。

網絡擴展解釋

“莅阼”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側重,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核心解釋

  1. 帝王登基執政
    指君主正式即位并開始統治。例如《禮記·文王世子》記載:“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相,踐阼而治。”,其中“涖阼”即指成王因年幼無法親政,由周公代理。

  2. 象征意義
    “阼”作為台階,象征權力交接和統治合法性。帝王“莅阼”不僅是儀式,更代表對政務的掌控。

三、延伸與變體

四、現代應用

該詞現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描述古代帝王即位場景,日常使用較少。相關詞彙如“莅臨”(表尊敬地到來)仍保留“莅”的敬語色彩。

“莅阼”強調君主通過登臨特定位置(阼階)實現權力合法化,兼具儀式性與政治性。

别人正在浏覽...

白面生班文兒報劉一丈書卑宮奔趣彼己齒頄寵兒當風秉燭德望彫悴彫幾逗哈哈煅石膏對準二便發惱符號論梗僻軌程閨襟憨癡宏觀調控鴻懿紅雨火海刀山架累蹇困簡亵結口謹養禁囿激使句計扣環連圻棉衣摩擦力暮耋跑灘片言一字飄灑丕基平關中瓊佩攘手弱志刹手锏手戰溯風瑣細渟潴屠刀無精打彩無損于遐略相柄席端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