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玉的意思、六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玉的解释

(1).谓祭天地四方神所用的六种玉器。《仪礼·觐礼》:“诸侯覲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 郑玄 注:“六色象其神,六玉以礼之。”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苍璧黄琮,六玉以昭天地;路鼓阴竹,九变而祠祖考。”参见“ 六器 ”。

(2).六玉饰。《宋史·舆服志四》:“毳冕:六玉,三采,衣三章,绘虎蜼彝、藻、粉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玉是古代礼制中的重要玉器组合,特指祭祀天地四方时使用的六种不同形制与颜色的玉器,其含义与使用规范在《周礼》等典籍中有明确记载:

一、核心定义与礼制功能

六玉指璧、琮、圭、璋、琥、璜六类玉器,分别对应祭祀天、地及东、南、西、北四方。其形制与颜色严格遵循阴阳五行理论:

二、形制与象征意义

  1. 璧(圆形中空):象征"天圆",代表宇宙循环。
  2. 琮(外方内圆):象征"地方",贯通天地(《说文解字》释"琮"为"瑞玉,八寸,似车釭")
  3. 圭/璋:圭为帝王信物,璋作军事符节(《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
  4. 琥/璜:琥为虎符,象征威猛;璜似彩虹,关联天地(《周礼》郑玄注:"半璧曰璜,象冬闭藏,地上无物,唯天半见")

三、文化内涵与历史演变

六玉制度始于周代,是"以玉事神"的核心载体,体现"天人感应"思想。汉代郑玄在《周礼注》中强调其颜色与方位的五行对应关系(青属木/东,赤属火/南等),成为后世礼器设计的规范。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进一步阐释六玉的等级差异,如"圭璧崇于琥璜"的礼仪层级。

四、现代学术解读

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释义,六玉是"周代祭祀用的六种玉器",其定名融合器物功能(礼器)与哲学符号(方位神祇)。考古发现如山西晋侯墓出土的西周玉琮、玉璧,印证了文献记载的形制特征(参见《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科学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4.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5.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六玉”是中国古代礼制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涉及祭祀和礼仪中的玉器使用。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研究,其含义可分为两类:

一、祭祀天地四方的六种玉器(核心含义)

  1. 组成与用途
    六玉指祭祀天地四方神祇的六种玉器,具体包括:璧、琮、圭、璋、琥、璜。这一分类源自《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 璧(圆形玉器)祭天,琮(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祭地,圭(长条形尖首玉器)祭东方,璋(半圭形玉器)祭南方,琥(虎形玉器)祭西方,璜(半璧形玉器)祭北方。
  2. 具体仪式中的使用
    如《仪礼·觐礼》记载,诸侯朝见天子时设坛,以“六玉”配合方位摆放: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东汉碑图记载的六玉略有差异,包括璧、琮、圭、璋、璜、瑁(未提及琥),体现了不同文献的礼制差异。

二、装饰性六玉饰

指以六种玉器为装饰的礼器或服饰,如《宋史·舆服志》提到“毳冕”用六玉装饰,象征等级与礼仪。

小结

“六玉”的核心意义是祭祀礼器,体现先秦以玉通神的观念,而“六玉饰”则是礼制在服饰上的延伸。不同文献对六玉的具体组合和用途存在差异,需结合考古与历史背景综合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八象抃栗卞泣兵盟避寿仢约不韵参验称羡赤军子弹丸黑子大数据访泊翻毛缟纰国共古已有之赫拉狠獗獗黄腾腾坚苍简略鉴谅鉴曲蹇缺腱子家鸭疾流箕踵居大不易隽语开颜开园廉夫例赠缕肉羹梅姑民声模棱两可拇动内启钱钞潜心笃志青供三回五次僧衣赏际鲨皮申旦失水鱼疏理戍御嘶噪绦绳投生未始唯物辩证法涡旋胁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