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守御敌。 汉 桓宽 《盐铁论·轻重》:“中国困於繇赋,边民苦於戍御。”
“戍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指在边防地区履行守卫和防御的职责,强调军队对边境的防护任务。
字义分解
历史语境
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如汉代桓宽《盐铁论·轻重》中记载:“中国困於繇赋,边民苦於戍御”,反映边疆军民因长期防守而承受的负担。
多用于描述古代边防军队的职责,或比喻对重要事务的坚守。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常见于历史类文本或学术讨论。
若有进一步考据需求,可参考《盐铁论》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戍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戍”指的是军队在边境驻守,守卫国家安全的行为;“御”则指的是驾驭、掌握、统御。合在一起,戍御表示军队驻守边境并保卫国家安全的行为。
戍御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戈”和“彳”,其中“戈”是指戈兵,表示与战争有关;“彳”是走字旁,表示行走的意思。戍御总共有9画。
戍御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周易·彖传》中,描述了一个人先后被戍守和被御制的情况。后来,这个词逐渐衍生出代表军队驻守边境和保卫国家安全的含义。
戍御的繁体字为「戍禦」。
古时候,戍御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其中,“御”字古代常用的写法为“馭”,即在御字下方加上一小横。而“戍”字的古代写法为“戍”加上井字旁,表示戍卫边境的意思。
1. 军人们以坚定的意志投身于戍御边境的任务中。
2. 驻守边境是戍御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
组词:戍边、戍地、御敌、御寇、御敌于国门。
近义词:守卫、防御、保卫。
反义词:侵略、攻占、解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