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共的意思、国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共的解释

中国国6*6*党和中国共6*6*党的并称。 毛6*6*东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国共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国共”是汉语中的一个专有名词缩写,其完整形式为“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特指中国近代史上两个具有重大政治影响力的政党及其相互关系。以下是基于词典释义角度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国共”是“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简称“共产党”)的合称缩写。该词主要用于描述两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合作、对峙或互动关系,是中国现代史的核心政治术语之一。

来源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国共”的释义明确指向两党关系,强调其历史背景与政治属性(商务印书馆,2016)。


二、历史背景与特指含义

  1. 合作时期(如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1937-1945年第二次国共合作):

    两党为共同目标(如北伐、抗日战争)建立的统一战线,形成“国共合作”的政治模式。

  2. 对峙时期(如1927-1937年、1945-1949年):

    因政治理念分歧导致武装冲突,史称“国共内战”,最终以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告终。

来源参考: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 及中国国民党党史馆相关文献均详细记载两党关系演变。


三、词义特征

来源参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将“国共关系”列为影响中国现代进程的关键因素。


四、现代使用场景

当代语境中,“国共”一词主要用于:

  1. 历史研究(如“国共内战史”);
  2. 两岸关系讨论(如台湾地区国民党与大陆共产党的互动);
  3. 政治文献中对特定时期的指代(如“国共合作抗日”)。

来源参考: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布的《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 多次提及国共关系对两岸议题的影响。


五、补充说明

“国共”作为缩略词,其权威性依赖于历史文献与官方表述。如需深入考据,建议查阅《辞海》或《中国大百科全书》相关词条,或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官网获取学术资源。

网络扩展解释

“国共”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并称,这一概念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国共”指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简称“共产党”)的合称,常用来描述两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合作或对立关系。

二、历史关系演变

  1.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

    • 背景: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成果:成立黄埔军校、推动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政府。
    • 破裂: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导致合作终结。
  2. 十年内战(1927-1937年)

    • 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军事围剿,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3. 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年)

    • 背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族矛盾上升。
    • 成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日本侵略,取得抗战胜利。
    • 破裂: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合作再次终结。
  4. 长期对立与现状(1949年至今)

    • 1949年后,国民党退守台湾,两岸形成分治状态。当前两岸关系仍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

三、历史影响与启示

四、其他解释

部分语境中,“国共”也被引申为“国家与共产党”的关系,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主流含义仍指两党关系。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细节,可参考权威历史资料或教育类网站(如来源5、6、11)。

别人正在浏览...

白衣秀士柄臣才高运蹇草螽禅诵尘滓春申涧胆破心寒兜搭多昬费嘴峯峦购置官堠过中函矢好客荷包宏钜花捐黄癣惠及将于贱隶健讼醮器惊沮尽子迥超疚心峻用开秩嗑喳怜新弃旧离魂舍麻乱貌匮莫斯科公国摸象盘羞谴逐锲薄清官罄家畎渎诗客收籴率常说长话短夙世冤业天钥填总帖字童婚隤祉无产阶级五征瞎汉跳渠享嗣享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