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象的意思、八象的详细解释
八象的解释
《易》八卦之象。即:乾(天)、坤(地)、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巽(风)、震(雷)。《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结绳阐化,八象成文。” 李周翰 注:“八象,八卦也。” 宋 范仲淹 《易兼三材赋》:“既而明三极之端,知八象之谓。”
词语分解
- 八的解释 八 ā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笔画数:; 部首:八; 笔顺编号:
- 象的解释 象 à 哺乳动物,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
专业解析
“八象”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哲学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周易》中的八卦体系密切相关。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周易》研究典籍记载,“八象”指代八卦所象征的八种自然现象与宇宙法则,具体如下:
- 乾象:象征“天”,代表刚健、创始之力,如《周易·说卦传》所述“乾为天,为圜”。
- 坤象:象征“地”,寓意柔顺、承载之德,《周易·彖传》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 震象:象征“雷”,喻示震动、生发之机,《周易》以“震为雷,为动”描述其特性。
- 巽象:象征“风”,主入渗、顺应之道,如《周易·说卦》言“巽为木,为风”。
- 坎象:象征“水”,涵摄险陷、流动之态,古籍载“坎为水,为沟渎”。
- 离象:象征“火”,昭示光明、附着之用,《说卦传》谓“离为火,为日”。
- 艮象:象征“山”,体现静止、稳固之质,《周易》注“艮为山,为止”。
- 兑象:象征“泽”,关联悦纳、润泽之功,《说卦》释“兑为泽,为说(悦)”。
此概念源自中国古代哲学对宇宙规律的抽象概括,通过符号化表达构建了自然与人事的关联体系,相关释义可参考《周易正义》(中华书局版)及《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八象”是一个源自《周易》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八卦的象征体系相关。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八象”指《周易》中的八卦之象,即八个基本卦象及其对应的自然元素和现象:
- 乾(天)
- 坤(地)
- 坎(水)
- 离(火)
- 艮(山)
- 兑(泽)
- 巽(风)
- 震(雷)
二、词源与构成
- “八”:表示数量上的八个,象征事物的多样性。
- “象”:指状态或形态,引申为卦象的抽象表达。
二者结合后,既指八卦的具体象征,也用于比喻事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三、应用场景
- 传统文化:常用于描述自然规律、社会现象或人的品质,如“八象成文”形容宇宙万物的系统化呈现。
- 文学引用:如宋代范仲淹在《易兼三材赋》中提及“明三极之端,知八象之谓”,强调其哲学意义。
四、扩展说明
- 发音:拼音为bā xiàng,两字均为独体结构。
- 关联概念:与“八卦”常互通使用,但“八象”更侧重卦象的形态与象征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卦象的哲学内涵或古籍中的使用案例,可参考《周易》原文或相关注释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半文半白本居避怕材彦持管宠惯矗竖聪明智慧粹质大车以载大概挡驾诞逸道曹得毋靛花青二乘风和日丽风人覆车继轨弓挂天山顾管国内外化合检谱角觝健水噭啕及利稉稌矜急金银岛窘蠢继踵练真林森礼顺鲁殿鹿鹿密进评戏乾匿七重围子清暑轻新轻约清韵桑盖三线师子床所荷糖类童弱土豪劣绅隤照秃树闻一知二五爱五车腹笥斜封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