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未始的意思、未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未始的解释

[have not] 同“未尝”

未始无春。——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这么办理也未始不可

详细解释

(1).指尚未发生的事物。《管子·幼官》:“听於钞故能闻未极,视於新故能见未形,思於濬故能知未始。” 尹知章 注:“所思在深,故知未始。”

(2).未曾,从未。《庄子·齐物论》:“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成玄英 疏:“未始,犹未曾。” 汉 刘桢 《公讌》诗:“生平未始闻,歌之安能详?” 唐 柳宗元 《石渠记》:“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乃知 器之 之意,本于 胡武平 ,而 器之 未始知之也。”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道莫大於仁义,自 尧 舜 二帝以至於三代以来,未始更也。”

(3).犹没有;未必。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语气较肯定句委婉。 唐 韩愈 《与于襄阳书》:“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宋 秦观 《圣人继天测灵论》:“古之语道德者未始不以圣人,而论圣人者未始不以道德。” 明 李贽 《答周柳塘》:“然果有上根大器,默会深契, 山农 亦未始不乐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三:“ 中国 的一个中秋节也能在 莫斯科 过,意兴萧条中,未始不是一件乐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未始”是一个文言色彩较浓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书面语或对古文的引用中。其核心含义及用法如下:

  1. 字义与核心含义:

    • 未:表示否定,相当于“没有”、“不曾”。
    • 始:表示开始、开端。
    • 合义:“未始”直译为“不曾开始”,引申为“未尝”、“未曾”、“从来没有”的意思。它强调某种情况或状态在过去或某个参照时间点之前从未发生过或出现过。
  2. 用法与语境:

    • 否定过去的事实或经历:用于陈述在说话时间点之前,某件事情从未发生过。常与“也”、“乎”等语气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
      • 例:“吾未始闻此言也。”(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话。) - 来源参考:古籍用例常见,如《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而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吾未始闻此言也。”
    • 表示委婉的否定或反驳:有时用于对某种普遍看法或他人观点进行委婉的否定,相当于“未必”、“不见得”。
      • 例:“万物之理,未始有定。”(万物的道理,未必是固定不变的。) - 来源参考:体现哲学思辨的古文常见此类用法。
    • 构成双重否定“未始不”:这是“未始”在现代汉语中相对更常见的残留形式。“未始不”表示“未尝不”、“并不是不”,带有强调肯定的意味。
      • 例:“这个建议未始不可行。”(这个建议未尝不可行 / 这个建议并不是不可行。) - 来源参考:现代汉语书面语及词典释义中常见此用法。
  3. 近义词辨析:

    • 未尝:与“未始”在表示“从来没有”时意义非常接近,常可互换。“未尝”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更广泛。
    • 未曾:意义与“未始”(表未曾)基本相同,更口语化一些。
    • 未必:在表示“不见得”时,与“未始”的委婉否定用法相近,但“未必”更常用。
  4. 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 在现代汉语口语和一般书面语中,“未始”已基本被“未尝”、“未曾”、“未必”等词取代。
    • 其使用主要保留在:
      • 引用古文或仿古的书面语中。
      • 特定固定表达“未始不可”(表示“未尝不可”、“不是不可以”)中。

“未始”是一个源自文言的词汇,核心意义是“未尝”、“未曾”、“从来没有”。它主要用于否定过去的事实或经历,有时也用于委婉地否定某种看法(相当于“未必”)。在现代汉语中,除了在仿古文体和固定搭配“未始不可”中使用外,其功能已被“未尝”、“未曾”、“未必”等词替代。

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未始”的详细解释,综合权威来源整理:

一、基本含义

“未始”是由“未”(尚未)和“始”(开始)组成的副词,核心含义为“未曾开始”或“从未有过”。在具体语境中可引申为“未尝”“未必”等意思。


二、用法分析

  1. 表示“未曾”或“从未”
    多用于否定句前,构成双重否定以委婉表达肯定含义。例如:

    • “你好好跟他说,他未始不听。”(实际意为“他可能会听”)
    • “意兴萧条中,未始不是一件乐事。”(实际意为“可能是乐事”)
  2. 文言用法
    在古籍中常强调事物的“尚未发生”或“根本不存在”。例如:

    • 《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指宇宙初始时“未曾有物质存在”)
  3. 现代语境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表达,口语中较少使用,近义词包括“未尝”“未曾”等。


三、典型例句


四、总结

“未始”通过双重否定传递委婉语气,常见于书面语和古典文献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单纯否定词混淆。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对比,可参考《汉典》或《查字典》等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碍上碍下闇中板笏熛鸷草房禅坐垂针春眠东溜独门儿发福蕃阜焚谷扞抚禾卉恨色怀璧浑仑见风转篷浆水轿番皛旷娇面佳人才子戒寒渴求壳族馈礼髡钳炼风里外龙虎榜买通马颊河蛮徼慢骂猛人明良谬幽目睹耳闻佞说铺列日长至师比石匮顺局说不清四时节松黄酒素光琐末澾瀸他骆拔颓踏腿腕万劫不复无归污抔显祖小肚鸡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