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绦绳的意思、绦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绦绳的解释

丝带子。 唐 徐凝 《回施先辈见寄新诗》之一:“九幽仙子西山卷,读了絛绳繫又开。”

縚繩:丝带子。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方当开兹縹帙,散此縚绳,永对翫於书帷,长循环於纤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绦绳是由"绦"与"绳"组合而成的复合词。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绦"指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或装饰物,常用于衣物配饰,如"丝绦""绦带";"绳"则指用两股以上纤维拧成的长条状物,具有捆绑功能,如"麻绳""绳索"。

在构词法层面,"绦绳"属于同义复合词,二者都指向线性编织物,组合后词义发生细微变化。古代文献中可见类似构词方式,如《水浒传》第三十二回"腰系绯红绦绳",此处特指红色编织腰带。现代语境下该词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传统手工艺领域,指代兼具装饰性与实用性的编织绳结制品。

需要注意的是,该词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可能属于古语词或方言词。若需更准确的语言学考证,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辞源》等专业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绦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āo shéng,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内容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绦绳原指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主要用于系绑或装饰衣物、书籍等物品。例如:

二、结构与词源

三、引申与用法

部分资料(如)提到“绦绳”可比喻关系密切的事物,但此用法较为少见,更多文献仍以“丝带”为基本义。需注意语境区分。

四、相关组词

五、总结

“绦绳”本义为丝质带子,古代多用于衣物、书籍等物品的装饰或固定,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文学或历史文献中仍有体现。若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玉台新咏》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变种表德藨蓘别第不显山,不显水裁正惨况长于崇饮吹影镂尘疵毛瘁心单简打招呼刁狡饿薇覆芘付之一叹官叙归藩聒聒焦焦好来好去嗥啼怀襄黄面翁绛鞴简驩积殃可疑跬步库帑廊房莲根淋尖踢斛戾色流洲蜜蝍膜视目所未睹拿问内廐青禁青云客齐瑟行七十二福地期颐之寿扰驯赡腴稍许殊轨水钵苔菜踏肩庭合委过于人问鼎轻重闲愁限难显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