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名。凌霄花的别名。《诗·小雅·苕之华》“苕之华,芸其黄矣” 毛 传:“苕,陵苕也,将落则黄。”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五:“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清 赵翼 《庭前杂咏·凌霄花》:“偏是陵苕软无力,附他乔木号凌霄。” 清 唐孙华 《次韵答王随庵》之二:“陵苕萧颯感秋先,休忆 长安 近日边。”
“陵苕”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陵苕(拼音:líng tiáo)是凌霄花的别名,属于紫葳科木质藤本植物,古称“紫葳”或“陵苕”。其名称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苕之华》:“苕之华,芸其黄矣。”这里的“苕”即指陵苕(凌霄花)。
在部分文献中,“陵苕”被引申为成语,形容品行高尚、正直不屈的人(如提及),但此用法较为少见,可能为特定语境下的文学化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植物特性或文学意象,可参考《诗经》《尔雅》等古籍或植物学资料。
陵苕(líng tiáo)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地理学和植物学领域,表示生长在山坡上的青草。
陵苕的部首是⻄(西),由“阡”和“井”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1个。
陵苕这个词最初出现在《康熙字典》中,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汉字字典。
陵苕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陵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陵苕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具体的差异需要通过查阅古代文献来确定。
1. 山坡上的陵苕低矮而繁茂。
2. 雨后,陵苕散发着清新的草香。
3. 这片陵苕是当地特有的植物,对保护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陵苕的相关组词有:山陵、苕草、草苕、苕木等。
陵苕的近义词包括:山草、山蔓、坡草等。
陵苕的反义词主要是泛指其他种类的植物,如树木、花卉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