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陵苕的意思、陵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陵苕的解釋

花名。淩霄花的别名。《詩·小雅·苕之華》“苕之華,芸其黃矣” 毛 傳:“苕,陵苕也,将落則黃。” 晉 郭璞 《遊仙詩》之五:“潛穎怨青陽,陵苕哀素秋。” 清 趙翼 《庭前雜詠·淩霄花》:“偏是陵苕軟無力,附他喬木號淩霄。” 清 唐孫華 《次韻答王隨庵》之二:“陵苕蕭颯感秋先,休憶 長安 近日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陵苕”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解釋

陵苕(拼音:líng tiáo)是淩霄花的别名,屬于紫葳科木質藤本植物,古稱“紫葳”或“陵苕”。其名稱最早見于《詩經·小雅·苕之華》:“苕之華,芸其黃矣。”這裡的“苕”即指陵苕(淩霄花)。

二、植物特征

  1. 形态:陵苕為落葉攀援藤本植物,莖木質化,可依附其他植物或建築生長。
  2. 花朵:夏季開橙紅色喇叭狀花,古稱“苕華”或“苕榮”,是傳統園林觀賞植物。
  3. 用途:除觀賞外,其根、莖、葉可入藥,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等功效。

三、其他含義

在部分文獻中,“陵苕”被引申為成語,形容品行高尚、正直不屈的人(如提及),但此用法較為少見,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文學化表達。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植物特性或文學意象,可參考《詩經》《爾雅》等古籍或植物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陵苕的意思

陵苕(líng tiáo)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地理學和植物學領域,表示生長在山坡上的青草。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陵苕的部首是⻄(西),由“阡”和“井”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1個。

來源

陵苕這個詞最初出現在《康熙字典》中,是在清朝康熙年間編纂的一部漢字字典。

繁體

陵苕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陵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陵苕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的差異需要通過查閱古代文獻來确定。

例句

1. 山坡上的陵苕低矮而繁茂。

2. 雨後,陵苕散發着清新的草香。

3. 這片陵苕是當地特有的植物,對保護環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組詞

陵苕的相關組詞有:山陵、苕草、草苕、苕木等。

近義詞

陵苕的近義詞包括:山草、山蔓、坡草等。

反義詞

陵苕的反義詞主要是泛指其他種類的植物,如樹木、花卉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