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洁身的意思、洁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洁身的解释

[preserve one’s purity] 使自己保持清白

洁身守道

详细解释

保持自身清白。《晏子春秋·问上二二》:“圣人伏匿隐处,不干长上,洁身守道,不与世陷乎邪。”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洁身酬雨露,利口扇谗諛。” 明 柴绍炳 《卓烈妇》诗:“登堂破壁陈原委,存身何似洁身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大家降一级试试看》:“只因为能够不至于误译的人们洁身远去,出版界上空荡荡了,遂使小兵也来挂着帅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洁身”是现代汉语中表示个人修养的常用词汇,指通过自律保持自身品格的高洁。《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将其定义为“保持自身纯洁,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该词由“洁”(洁净)与“身”(自身)两个语素构成偏正结构,词性为动词,常见用法如“洁身自好”“洁身守道”。

从语义源流来看,“洁身”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文献,《晏子春秋·问上》载“洁身守道,不与世陷乎邪”,强调在乱世中保持道德操守。汉代王逸在《楚辞章句》注释屈原“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时,进一步阐释了“洁身”包含的清廉正直与自我净化双重内涵。

在当代语境中,“洁身”被广泛应用于道德建设领域。教育部《中华经典资源库》特别指出,该词不仅指物质层面的廉洁,更包含精神层面的自我约束,如《后汉书·张衡传》所载“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的品德要求。这种跨越时空的语义延续,使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修身思想的核心表达之一。

网络扩展解释

“洁身”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保持自身清白,不与污浊环境同流合污。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洁身强调身体与心灵的纯洁性,主张通过自律摒弃不良行为,尤其在道德层面抵御外界诱惑。例如《晏子春秋》中提到“洁身守道”,即通过坚守正道来保持个人操守。

  2. 历史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晏子春秋·问上》,描述圣人隐居避世以“洁身守道”。唐代李绅的诗句“洁身酬雨露”则进一步将其与个人气节关联。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道德高尚、坚守原则的行为。例如屈原虽身处小人之中仍保持高洁,或现代语境中强调清廉自律的品格。

  4. 近义与延伸
    近义词包括“清廉”“守正”,反义词如“同流合污”。鲁迅曾用“洁身远去”讽刺某些文人逃避责任的现象,扩展了该词的批判性内涵。

  5. 现代意义
    如今常用于倡导廉洁文化,如“长廉养得好心境,洁身如玉家太平”,强调个人修养对社会的影响。

总结来看,“洁身”不仅指外在行为的端正,更包含内在道德的高度自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修身理念。

别人正在浏览...

瘢耆贬膳辩赡边垠冰光纯诚出头之日打场盗私多尔衮法律飞鼠分茶浮根噶隆公厠公调供张灌输孤鹤桂堂过度紧张豪黠何水曹欢忭鼓舞回水急刻静街积众开科取士考卷空心乐亭大鼓劳症立体交叉笼利乱萌鸾旗南北排逐蟠满偏霸颇胝迦墙头祈借倾弃清恙侵侔全国肉皮儿软脚酒睿明睡功汰流秃友僞诈五禽嬉缃囊贤胜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