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灵龛的意思、灵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灵龛的解释

(1).指佛寺。 南朝 梁 孔焘 《往虎窟山寺》诗:“前驱闻凤管,后乘跃龙驂。爰游非逸豫,幽谷有灵龕。” 唐 李华 《台州乾元国清寺碑》:“天清宝界,地涌灵龕。”

(2).存放佛家弟子舍利子或骨灰的小盒。 隋炀帝 《祭告智顗文》:“ 景寅菩萨 戒弟子皇太子总持和南,敬告 天台山寺 先师智者全身舍利灵龕之座。”

(3).古驿站名。 唐 薛能 《行次灵龛驿寄西蜀尚书》诗:“ 灵龕 一望终何得,谬有人情满 蜀 乡。”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灵龛”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指佛寺
    源自古代文献,如南朝梁孔焘《往虎窟山寺》诗中的“幽谷有灵龕”,以及唐代李华《台州乾元国清寺碑》的“地涌灵龕”,均用以描述佛教寺庙或宗教场所。这一用法多见于历史文本,现代较少使用。

  2. 存放佛家弟子舍利或骨灰的容器
    常见于佛教文化中,例如隋炀帝在祭文中提及“智者全身舍利灵龕”,指存放高僧遗骨的小盒。这类灵龛通常具有宗教象征意义,多见于佛塔或供奉场所。

  3. 古驿站名(较少见)
    部分典籍提到“灵龛”曾作为古代驿站名称,但具体历史背景和实例较少,可能属于特定地域或时期的用法。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灵龛

灵龛(líng kān)是指供奉神像、神位及神物的木、石、金、玉、铜等制作的小龛,寓意为神灵的居所。

拆分部首和笔画

灵字的拆分部首为火,笔画数为9;龛字的拆分部首为龙,笔画数为17。

来源

灵龛一词出自古代经典文献中,最早是用来形容供奉神明的祭坛或神庙。随着时间的推移,灵龛逐渐演变为供奉神像、神位及神物的小龛,成为宗教仪式和信仰实践中的重要物品。

繁体

灵龛的繁体字为靈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灵字的写法为“彣”,龛字的写法为“龛”。

例句

1. 她在家里设置了一个精美的灵龛,每天都会向神灵祈福。

2. 那座寺庙里的灵龛金壁辉煌,香烛缭绕。

组词

1. 神灵:指神明。

2. 供奉:指向神明献上崇敬的礼物或仪式。

3. 神像:指供奉神明的形象或雕像。

4. 神庙:指供奉神明的庙宇。

近义词

神龛、供龛。

反义词

凡人世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