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顿折的意思、顿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顿折的解释

(1).犹摧折。顿,通“ 钝 ”。《文选·左思<吴都赋>》“莫不衂鋭挫芒,拉捭摧藏” 唐 李善 注:“拉,顿折也。”

(2).顿挫转折。指作文和绘画的一种技法。《文选·左思<魏都赋>》 唐 李善 题解:“ 太冲 赋《三都》,以《吴》《蜀》递相顿折,以《魏》都依制度。” 清 方薰 《山静居画论》下:“《牧羊樵子》为 李希古 画,初看似 戴文进 ,细视 文进 不能到其古奥,石树沙水,行笔顿折,力出画外。” 清 无名氏 《续<西游补>杂记》:“至其行文……有反笔,有侧笔,有顿折,有含蓄,有平衍,有突兀,有疏落,有绵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顿折"是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特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解析:

一、音律与语势的间歇性转折(《汉语大词典》) 指语言表达或音乐节奏中刻意制造的停顿与转折,通过声调、语气的变化实现韵律张力的构建。例如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描述戏曲唱腔时提到"顿折处如刀截冰",生动体现了音调骤停后产生的艺术感染力。

二、事理发展的阻碍性中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表示事物进程遭遇的突然阻碍或阶段性挫折,强调客观环境对连续性状态的打破。该用法常见于历史文献,如《宋史·河渠志》记载漕运受阻时称"水流顿折",指河道变迁导致航运中断的自然现象。

该词在当代汉语实践中多保留第一类用法,常见于文学评论及艺术鉴赏领域,用于分析文本节奏或视听作品的起伏设计。

网络扩展解释

“顿折”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dùn shé(部分资料中标注为dùn zhé),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摧折、钝化

    • 指物体因外力或磨损而受损、钝化。其中“顿”通“钝”,表示不锋利或受阻的状态。例如《文选·吴都赋》李善注中提及“拉,顿折也”,描述器物受挫后的状态。
  2. 艺术创作中的技法

    • 在文学或绘画中,指通过顿挫转折的笔法增强表现力。如李善评左思《三都赋》时提到“递相顿折”,指文章结构的跌宕起伏;清代方薰的《山静居画论》中也提到绘画用笔的顿折技法。

二、扩展说明


“顿折”的核心含义集中在物理受损和艺术技法两个维度,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如需深入了解,可参考古典文学注释(如《文选》李善注)或书画理论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璧瑕漕标尘汙重重虫豸爨竈谠词朵觋纷龎罣误红窗听侯爵惶惭潢海黄闲缓火家花伎坊击溃京朝官兢兢战战九宝跼跼开境狂气览古两凤粮料领悟说李益疾録録梅红庙学潜鹄千灾百难憔顇骑鲸琼林锦绣仙齐玄髯髯乳竖骚章山东社公雨奢摩它世禄首尾相继酸甜燧镜随侍胎食陶卫翫习违喧见世面贤友小乘霞影犀楯胁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