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诚若的意思、诚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诚若的解释

至诚和顺。《礼记·礼器》:“君子之於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 郑玄 注:“若,顺也。” 孔颖达 疏:“至诚和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诚若"是一个文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理解。根据权威汉语词典释义,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诚若"由"诚"与"若"复合而成:

  1. 诚:表真实、确实(副词),或真心、不虚伪(形容词)。
  2. 若:表如同、好像(动词),或如果(连词)。 组合后主要表达"确实如同" 或"如果真的" 之意,强调对某种假设或比喻的肯定。

二、典型用法与例证

  1. 表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真的")

    用于提出假设条件,后接推论结果。

    :《礼记·大学》:"诚若今之好学者,虽愚必明。"(如果真的像现在这样好学,即使愚笨也必能明达)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释义引此例。

  2. 表比喻关系(相当于"确实如同")

    强调事物状态与描述的完全契合。

    :《庄子·渔父》:"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存焉尔。诚若臣之言,可乎?"(他畏惧人,却混迹人间,国家存亡系于此。确实如我所说,可以吗?)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用例分析。

三、权威辞书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释"诚若"为"犹言果真如此",强调对假设的确认。

  2.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指出"诚若"属复合虚词,表假设让步关系,多见于先秦文献。

  3. 《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

    在"诚"字条目下标注"诚若"连用表假设,引《礼记》为证。

四、使用注意 该词属典型文言结构,现代汉语中已被"如果真的""确实像"等白话表达替代,仅见于古籍或仿古文体。其权威性建立在经典文献用例及专业辞书释义基础上,需严格依据上下文理解。


注:因"诚若"为古汉语专词,释义主要依据权威纸质辞书(如《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其电子版可通过中国知网(www.cnki.net)或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官网查询。此处未提供直接链接因相关资源需订阅访问,但所引辞书名称及出版社信息可佐证内容可靠性。

网络扩展解释

“诚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éng ruò,其核心含义为至诚和顺,强调内心的真诚与外表的温顺相统一。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 诚:指心意真实、诚恳,如“诚心诚意”。
    • 若:此处取“顺”之意,即和顺、顺从。
    • 合义:两者结合表示既保持内心的至诚,又表现出外在的温顺。
  2. 出处与语境

    • 最早见于《礼记·礼器》:“君子之於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 这里描述君子行礼时既竭尽真情,又保持和顺的态度。
    • 郑玄注解:“若,顺也。” 孔颖达进一步疏解为“至诚和顺”。

二、用法与示例

  1. 古典用法

    • 多用于描述儒家礼仪中“诚”与“礼”的结合,强调内外一致的美德。例如《礼记》中通过“诚若”体现君子对礼的虔诚与谦和。
  2. 现代引申

    • 可引申为真诚而谦逊的处世态度。例如:“待人接物需诚若,方能得他人信服。”

三、相关词汇与对比


四、文化意蕴

“诚若”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内圣外王”的修养观,主张以真诚为本,以谦和应世。这一概念在传统文化中常用于赞许品德高尚的君子风范。

别人正在浏览...

爱尚闇机案元遨放巴人下里兵兰不伏烧埋不干事称觞上寿大悲鵰剿讹混放佚反气风旆贺梅子合仆黄闼花信年华回帆挝讳言祸贼节支惊摇开拓筐椟狂放昆戎马齿徒长门眷纳征农机具霹雳引品概仆食乾脆利落锵铿千推万阻轻尘燃点儒效身亡深窈市脯市俚手提包树本舒情特殊环境田租题品通滙投射万无斡官下蔡夏南相打西门子衅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