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的意思、割据的详细解释
割据的解释
[set up independent regime by force of arms] 以武力占据部分地区,在一个国家内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资治通鉴》
重镇如割据,权轻绝纪纲。——唐· 杜甫《入衡州》
详细解释
分割占据。谓占据一方领土,成立政权。《汉书·叙传下》:“割据河山,保此怀民。” 唐 杜甫 《丹青引》:“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宋 苏轼 《策略》:“乱臣割据,四分五裂,是伐之而已也。” 毛6*泽6*东 《井冈山的斗争》:“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
词语分解
- 割的解释 割 ē 切断,截下,划分出来:割让。割地。割弃。割舍。割除。割断。割裂。割据。交割。割鸡焉用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费大力气)。 灾害:天降割于我家。 笔画数:; 部首:刂; 笔顺编号:
- 据的解释 据 (據) ù 凭依、倚仗:据点。据险固守。 占有:窃据。盘据。据为己有。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字据。证据。单据。论据。契据。言之有据。 按照:据实。据称。依据。据事直书。 据 (據) ū 〔拮据〕见“ (據)拮”。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割据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割据”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政治或军事领域中的分裂对抗局面。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后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
割据指以武力占据国家部分地区,形成与中央政权分裂对抗的状态。其核心特征是通过军事手段控制特定地域,并在该区域内建立相对独立的政治或军事体系。
二、特点
- 武力基础:必须依靠武装力量实现和维持,如毛泽东所说“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
- 分裂性: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形成对抗中央的独立区域,例如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
- 历史普遍性:中国历史上常见于朝代更迭期,如唐朝藩镇割据、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等。
三、典型示例
- 古代: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资治通鉴》记载“割据江东”即为典型。
- 近现代:20世纪初各省军阀凭借军队形成割据势力。
四、相关概念
与“统一”相对立,常与“封建”“称雄”等词搭配使用,如“封建割据”“割据称雄”。
这一词汇在历史文献和现代政治分析中均有广泛应用,既用于描述古代分裂局面,也可类比现代地方势力对抗中央的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二
割据(gē jù)指的是一个地域或组织在特定时期内脱离中央政权,形成独立的政治、经济或军事力量的情况。割据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刀和句,其中刀是指切割的工具,句是指行政区域。割据的笔画数为12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军事用语“割据乾坤”,意思是割断、分割和统治领土。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割据的写法没有太大变化。
以下是一个例句:
在混乱的战乱时期,一些将领开始割据一方,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近义词:割席断交、分庭抗礼、自立门户
反义词:统一、统治、合一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