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离开居处,流离失所。语出《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孔颖达 疏:“播荡分析,离其居宅,无安定之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述离居,则愴怏而难怀。” ********* 《大哀篇》:“刀兵水火,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
(2).散处;分居。《诗·小雅·雨无正》:“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勩。” 郑玄 笺:“长官之大夫於王流于 彘 而皆散处。”《左传·文公十六年》:“夫 麇 与 百濮 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 百濮 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 唐 宋之问 《江南曲》:“妾住 越 城南,离居不自堪。” 明 高启 《拟古》诗之二:“上有离居妇,哀歌抚弦琴。” 清 纳兰性德 《岁晚感旧》诗:“时序忽云暮,离居倍悄然。”
(3).犹离房,别室。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鬱紆将难进,亲爱在离居。”
(4).犹放弃、停止。《庄子·山木》:“ 鲁侯 曰:‘吾学先王之道,脩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 崔譔 本无离字,而以居字连上句读,当从之。《吕览·慎人篇》‘胼胝不居’, 高诱 训居为止。‘无须臾居’者,无须臾止也,正与上句行字相对成义。学者不达居字之旨,而习於《中庸》‘不可须臾离’之文,遂妄加离字,而居字属下读,失之矣。”
(5).指隐居者。《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王逸 注:“离居,谓隐者也。”
“离居”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以下是详细分析:
流离失所
指因战乱、灾祸等原因被迫离开原居地,生活无定所。该义项源自《尚书·盘庚下》的记载,孔颖达疏中解释为“播荡分析,离其居宅”。
分居或离散
可指夫妻分居、家庭成员分离,或因矛盾、工作等原因暂时分开。例如《诗经·小雅》提到“正大夫离居”,郑玄注解为官员因政治动荡散处各地。
别室或离房
在文学作品中,如曹植《赠白马王彪》的“亲爱在离居”,指分隔于不同居所。
放弃或停止
《庄子·山木》中“无须臾离居”表示不停止对先王之道的修习,此处“离居”引申为中断或放弃。
隐居者
少数文献中代指隐士,强调与世俗的疏离状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尚书》《文心雕龙》等文献,或通过查字典、诗词网等平台获取完整信息。
离居是一个词语,用来描述人们不住在一起的状态,指的是分离或分居的情况。离居一词可以用于描述夫妻分居、家庭成员分散居住或者离别的情况。
离居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离和居。其中,离的部首是禾,居的部首是尸。
禾部的笔画数为5,尸部的笔画数为3。
离居一词源自于汉语,是古代汉字演变而来。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用来描述分离或分居的情况。
离居的繁体写法为離居。
在古时候,离居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差异。具体的古代写法可能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需要参考古代文献和字书来确定。
1.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与子女离居。
2. 由于工作原因,他们决定暂时离居一段时间。
3. 长期的离居对夫妻关系造成了影响。
组词:离开、居住、移居。
近义词:分离、分居、离散。
反义词:团聚、同居、聚集。
备诫冰澈不定积分草鸡常典谗戮齿芬持更愁脉脉除抹词穷理屈存据大頀旦角倒躲點躥堕偷负水覆沓福飨果尔国粟滑澾会商谏尸谤屠焦砟借枢巨千澜沧江轹古买椟还珠駡架麻苇媒諓霈泽瓢箪平阳酒贫嘴恶舌呛人倩女嗛齐谯楼轻螺软肥三饭胜友伸卷食相首款水陆道场蒜押佗乡腾格痛陈通厮脚儿猥催无像五仪羡爱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