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居的意思、離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居的解釋

(1).離開居處,流離失所。語出《書·盤庚下》:“今我民用蕩析離居,罔有定極。” 孔穎達 疏:“播蕩分析,離其居宅,無安定之極。”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述離居,則愴怏而難懷。” ********* 《大哀篇》:“刀兵水火,天災乘之,人禍臨之,蕩析離居,轉死溝洫。”

(2).散處;分居。《詩·小雅·雨無正》:“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勩。” 鄭玄 箋:“長官之大夫於王流于 彘 而皆散處。”《左傳·文公十六年》:“夫 麇 與 百濮 謂我饑不能師,故伐我也。若我出師,必懼而歸。 百濮 離居,将各走其邑,誰暇謀人。” 唐 宋之問 《江南曲》:“妾住 越 城南,離居不自堪。” 明 高啟 《拟古》詩之二:“上有離居婦,哀歌撫弦琴。” 清 納蘭性德 《歲晚感舊》詩:“時序忽雲暮,離居倍悄然。”

(3).猶離房,别室。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鬱紆将難進,親愛在離居。”

(4).猶放棄、停止。《莊子·山木》:“ 魯侯 曰:‘吾學先王之道,脩先君之業,吾敬鬼尊賢,親而行之,無須臾離居。’” 郭慶藩 集釋引 俞樾 曰:“ 崔譔 本無離字,而以居字連上句讀,當從之。《呂覽·慎人篇》‘胼胝不居’, 高誘 訓居為止。‘無須臾居’者,無須臾止也,正與上句行字相對成義。學者不達居字之旨,而習於《中庸》‘不可須臾離’之文,遂妄加離字,而居字屬下讀,失之矣。”

(5).指隱居者。《楚辭·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瑤華,将以遺兮離居。” 王逸 注:“離居,謂隱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離居”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以下是詳細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流離失所
    指因戰亂、災禍等原因被迫離開原居地,生活無定所。該義項源自《尚書·盤庚下》的記載,孔穎達疏中解釋為“播蕩分析,離其居宅”。

  2. 分居或離散
    可指夫妻分居、家庭成員分離,或因矛盾、工作等原因暫時分開。例如《詩經·小雅》提到“正大夫離居”,鄭玄注解為官員因政治動蕩散處各地。


二、引申含義

  1. 别室或離房
    在文學作品中,如曹植《贈白馬王彪》的“親愛在離居”,指分隔于不同居所。

  2. 放棄或停止
    《莊子·山木》中“無須臾離居”表示不停止對先王之道的修習,此處“離居”引申為中斷或放棄。

  3. 隱居者
    少數文獻中代指隱士,強調與世俗的疏離狀态。


三、應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尚書》《文心雕龍》等文獻,或通過查字典、詩詞網等平台獲取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離居的意思

離居是一個詞語,用來描述人們不住在一起的狀态,指的是分離或分居的情況。離居一詞可以用于描述夫妻分居、家庭成員分散居住或者離别的情況。

離居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離居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離和居。其中,離的部首是禾,居的部首是屍。

禾部的筆畫數為5,屍部的筆畫數為3。

離居的來源

離居一詞源自于漢語,是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用來描述分離或分居的情況。

離居的繁體寫法

離居的繁體寫法為離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離居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需要參考古代文獻和字書來确定。

離居的例句

1.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與子女離居。

2. 由于工作原因,他們決定暫時離居一段時間。

3. 長期的離居對夫妻關系造成了影響。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離開、居住、移居。

近義詞:分離、分居、離散。

反義詞:團聚、同居、聚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