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价值不大的著作。《汉书·艺文志》“《周训》十四篇” 颜师古 注引 汉 刘向 《别录》:“人閒小书,其言俗薄。”《南齐书·陆澄传》:“ 贾氏 注《经》,世所罕习;《穀梁》小书,无俟两注。”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近见皇家所撰《晋史》,其所採亦多是短部小书,省功易閲者。”
(2).旧指儿童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老舍 《四世同堂》一:“老人在幼年只读过三本小书与六言杂字。”
(3).对己作之谦词。 宋 朱熹 《答赵提举善誉书》:“近又尝编一小书,略论象数梗概。”《<许杰散文选集>自序》:“我敬以这本小书,作为我对于祖国实现四化的献礼。”
(4).小字书写。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欲事干謁,则患不能小书,困於投刺。”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 兰 遂小书其字繫於足上,燕遂飞鸣而去。”《宋诗纪事》卷九六引 明 郁逢庆 《书画题跋记》:“壁上小书一絶, 君謨 真迹也。”
(5).曲艺之一。 江 浙 一带俗称有说有唱的弹词为小书,以别于只说不唱的大书(评话)。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委顺子说书》:“平话一流,已见 宋 人小説中,而此技独盛行於 苏 ……《玉蜻蜓》、《珍珠塔》、《三笑》、《白蛇传》之类曰小书。”
(6).装订成册的连环画。 茅盾 《子夜》六:“你总没说到我的一箱子小书!” 茅盾 《上海》三:“所谓‘小书’,是半图半字的小说,名为‘连环图画小说’。”
(7).小册子。 梁斌 《播火记》第二卷十九:“ 贾湘农 手里拿着一本小书,是《游击战术》。”
“小书”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名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四个角度解析:
短篇书籍
指篇幅短小、内容简明的书籍,常用于儿童启蒙或通俗读物。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等传统蒙学读物常被称为“小书”。现代语境中也指简装本或口袋书。
方言特指
在吴语、江淮官话等方言中,“小书”专指连环画(俗称“小人书”)。这种用法源于20世纪中叶,因连环画图文结合、开本小巧而得名。
书法术语
指代小楷字体,与“大书”(榜书)相对。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提到:“小书须严谨,大书贵气象”,强调小楷书写的规范性。
书信谦称
旧时文人交往中,谦称自己的书信为“小书”,如明代尺牍集《小书轩尺素》即以此为命名依据,体现传统礼仪中的自谦文化。
关于“小书”的词义,综合权威资料和不同语境,其含义可分为以下几点:
基本含义
延伸含义 3.曲艺名词:江浙地区对“弹词”的别称,属于地方曲艺形式。例如造句中提到的“小书房”“弹词小书”等用法。 4.谦称己作:文人常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如朱熹在书信中称其著作为“一小书”。
其他用法 5.文学虚构角色:网络小说《超魔杀帝国》中的灵魂人物“小书”,属特定作品中的虚构名称,非通用词义。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古籍或文学作品中的用例,可参考《汉书》《南齐书》等文献来源。
哀毁瘠立摆谱蚌螺边垂毕世逼水步师骖鸾侣差科头常可超迹重版刺人賨旅大发慈悲淡而不厌躭湎断断休休凤拍分尸匄闲榦辅贯日桂蠧龟六藏棍球耗尽回鞍灰朽将伯之助角弓反张杰人极竭晋帖龙驷陆海默藁南亭亭长泥淖钦除奇相散兵线纱厂神嚎鬼哭身火深隐诗品殊奇肆言无忌挑码头通候同议蔚蓝色乌昧草无人霞牀想味限末校藜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