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全局的关键交给别人去掌握。《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於 操 ,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
“借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借枢”指将全局的关键或核心决策权交给他人掌控,常用于描述在战略或权力关系中主动让渡主导权的行为。例如《三国志》注引《献帝春秋》提到:“借枢於操,使敌承其隙”,即批评同盟内斗时将主动权交给曹操的策略。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的《献帝春秋》,原文通过“借枢”批评刘备阵营因内部分裂导致曹操有机可乘的历史事件。
在战略语境中,可类比现代管理中“授权过度导致失控”或国际关系中“依赖外部势力调解争端”的情形,强调主动放弃主动权可能引发的风险。
“借枢”属于较生僻的文言词汇,现代使用较少,但其内涵对理解权力博弈仍有参考意义。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三国志》相关注释或汉语词典。
《借枢》是指借助某些重要因素或关键角色来推动事物发展或决策的行为。这个词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化,常用于形容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借枢》的拆分部首是“人”和“木”,分别表示人物和木材。它的总共有13个笔画。
《借枢》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晋书·谏议传》中,用来形容谋士参与政治的重要角色。
《借枢》的繁体字是「借樞」。
在古代,「借枢」一词的写法比较简化,通常使用「借纟」代替「借枢」。
1. 他是这个团队的借枢,负责制定决策和指导工作。
2. 借枢的作用是为了使整个计划更加顺利进行。
- 枢纽
- 枢机
- 枢要
- 关键
- 中心
- 次要
- 欠缺
- 无关紧要
【别人正在浏览】